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中国水泥能否成为新一轮并购的“弄潮儿”

更新日期: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摘要:强强联合对于整合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和市场优化、提高竞争力和行业集中度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国内水泥企业何时以何种形式、以何种规模开展合并等问题都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美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并购数量、交易金额、行业整合效果等方面都值得研究。对美国并购历史情况介绍,也许能够给我国水泥行业兼并重组之路提供借鉴和启示。 
 
    迄今为止,美国共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在前两次并购浪潮之中,美国的行业状况与目前国内的行业状况有很大相似;第五次并购浪潮已经结束;第六次并购浪潮初现端倪,关于中国如何充分参与此次浪潮的讨论也渐多。 
 
    第一次并购浪潮——“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J.P.摩根重组了新大陆!” 
 
    概况: 
 
    从1897年至1904年,并购模式主要为横向并购。在此期间,美国许多行业在低水平起点上重复建设,造成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全行业亏损,产业整体失效。此轮并购浪潮涉及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炭等八个行业。 
 
    并购结果: 
 
    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共发生2900多笔并购交易,有75%的公司因并购而消失,100家大公司总规模扩大34倍,控制了全国40%以上的工业资本,当时72家大公司分别控制了各自领域市场份额的40%,42家大公司至少控制了市场的70%,产业过度竞争格局被彻底改变,规模经济得以实现。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当时占有美国市场份额的85%,它仅通过三个炼油厂就控制了世界石油产量的40%。 
 
    推动因素: 
 
    第一,经济衰退。各行业厂商以价格战争夺市场,行业亏损严重。许多大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减少同行竞争,获得规模效应。 
 
    第二,美国一些州的公司法逐渐放宽。公司在获得资本、持有其它公司股票、扩大商业运作范围等方面变得更为方便。 
 
    第三,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南北战争后,主要铁路系统已经联结全美市场。 
 
    经典案例:美国钢铁集团 
 
    J.P.摩根在此次并购浪潮中一手导演了美国历史上首例并购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个案——美国钢铁公司兼并卡内基公司,之后相继兼并了784家中小型钢铁企业,最终建立起了钢铁帝国,它的产量曾一度占美国钢铁行业生产总量的75%。合并产生的巨型公司采用“支配公司策略”在短期内控制了同行间的价格战。完成兼并重组的美国钢铁集团规模经济凸显,研发投入有足够盈利作保障,同时也愿意对产业前景负责,由此领导产业升级换代的秩序状态。 
 
    1893年美国经济萧条时,钢铁产业中的铁钉行业4个月的产量就可以满足1年的需求,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急降。最初,商会通过定额分配方式来约束价格,但是众多小企业以低于商会的价格谋利,导致铁钉价格跌到每桶1.4美元以下,众多公司大额亏损,商会最终解体。随后,美国钢铁公司几乎收购了所有的铁钉厂,获得了垄断地位,铁钉价格开始强力回升。 
 
    第二次并购浪潮——纵向并购形成统一运行的联合体 
 
    概况: 
 
    从1922年至1929年,并购模式主要为纵向并购,钢铁、铝与铝制品、食品、化工和运输设备行业是并购活跃的行业。由此产生的几家寡头公司控制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例如通用汽车公司、IBM公司。此轮并购后美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工业效率大幅提高。 
 
    并购结果: 
 
    此轮并购包括产品扩张性兼并,如:IBM、通用食品;市场扩张性兼并,如:百货业、影院业,还有采矿和金属业的纵向兼并。被兼并企业数目达12000家。各工序产生的副产品、原料和动力等资源得以有效分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推动因素: 
 
    此轮并购将生产的各环节、零部件厂商整合到一家公司,各个工序相互结合、连续生产,形成统一运行的联合体。 
 
    经典案例:通用汽车公司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完整体系。成就通用行业巨头地位的是威廉·杜兰和阿尔弗雷德·斯隆。杜兰的目标,一是扩大汽车的生产线,二是收购零件供应商,以组建一个特许零件供应商网络。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通用汽车公司在1918年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但财务数次陷入危机。在此之后,斯隆接替杜兰成为公司董事长,在继续收购的同时逐步将通用汽车公司改造成一个巨大的有机整体,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起一整套财务和管理体系;成立了分别负责控制生产、管理存货等方面的委员会;关注公司的现金流等。 
 
    第三次并购浪潮——“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概况: 
 
    从1965年至1969年,二战后美国经济进入“黄金期”。此轮并购浪潮主要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大规模的并购并不多,主要是跨行业的多元化并购。 
 
    并购结果: 
 
    1960~1970年间,美国发生了25598起并购,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案有92起之多。但是此轮并购浪潮中,大部分多元化并购都不那么成功。
 
    推动因素: 
 
    第一,战后科技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宇航、核能和合成材料等行业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国经济进入“黄金期”。 
 
    第三,关贸总协定下各成员国减让关税,石油价格低至1美元一桶。 
 
    第四,美国反垄断空前严厉,横向与纵向并购被限制,多元化并购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 
 
    第五,美国股市大涨降低并购成本;投资银行涌现。 
 
    经典案例:吉米·林的系列并购案 
 
    吉米·林于1958年开始,先后收购了着名的泰姆科电器公司和詹斯-沃伊特飞机制造公司,整合后公司业绩提高,债务降低。接着,林收购了威尔逊公司,这家公司的主业是肉类加工、体育用品和制药。后又收购了琼斯-劳林钢铁公司,至此,林的公司登上了《财富》500强的第14位。但是,此次收购后,公司问题不断,股价由每股170美元下跌到每股16美元。 
 
    第四次并购浪潮——“垃圾债券”与战略驱动型资产重组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