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政策导演最严厉的“关门政策” 中小水泥企业日子难熬

更新日期: 2014年09月22日 作者: 魏晋渝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不管何种形式,可以预见,产能过剩伴随着市场疲软,再加上政策面最严厉的“关门政策”,中小水泥日子尤其难熬。如果说此前令中小企业纠结的“关门”还是“开门”,在如今的形势之下,选择前者的恐怕更占据更多数。

    “未来,最难熬的应该是中小企业,不难预测更多的地方水泥企业将投入大企业怀抱。一旦市场不景气,国企和私企抗压能力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去年某中型水泥企业高管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概叹道。没想到,“产能过剩”之痛在业内弥散得如此之快。

    7月初,由中国建材联合会与中国水泥协会联袂在西南和东北接连召开了两个会议,一个在云南昆明,一个在辽宁沈阳,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全行业的认识,贯彻国务院文件【2013】41号文件和【2014】23号文件,坚决遏制水泥新增产能和努力化解产能过剩。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指出,6月底也是贯彻落实国发〔2013〕41号文件精神,按照“分业施策”原则逐条落实文件中所规定期限,陆续出台化解产能过剩实施细则的重要时刻。

    颇具深意的是,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是由两个地区的龙头企业提议,协会搭建组织,并尽快召开的。围绕化解产能过剩、遏制新增、提高效益等主题,协会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水泥大企业聚到一起,共同探讨区域内水泥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商议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淘汰落后、遏制新增产能、加强行业自律。

    不难理解,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国家经济增速下降、水泥市场需求疲软、企业效益下滑、化解产能过剩没有见效的情况下,整个行业发展处于一个转折期。

    如果说以往的产能调控只是台面上的剑拔弩张,如今则是严控产能过剩大棒再次举起。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大企业而言,许多大型水泥企业也期待严厉的“关门政策”推出。

    对中小企业而言,背上又多了一根压身稻草,水泥行业恐将迎来新一轮变局。

    事实上,产能过剩一直是行业的“顽疾”。 这么多年来,一边在控制新增产能制止违规上新线,一边在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但据中国水泥协会了解的情况,各地的违规新增项目还有不少,新增产能的势头并没有完全遏制住。

    正基于上述因素,业内的“关门收购”并未能得到更好地推进。对新建产能不实行“关门政策”,大型水泥企业的兼并和重组就无法有效进行,不断有新公司、新项目投产,产业的集中度依然分散。

    如此一来,每一次经济相对不景气时,都需要治理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而使业内陷入一贯的恶性循环。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地方利益”。
   
    市场有需求,投资有冲动,而地方政府则需要企业创造税收。此前围绕过剩,过去意见并不一致,往往是中央讲过剩,地方讲不过剩,还强调各种理由,这一次中央治理产能过剩决心之大前所未有,但还是仍然难挡政策机遇刺激新产能上马。

    笔者从近期宁夏水泥市场了解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热点区域经济规划面前,似乎面临巨大政策机遇,但实际上,政策利好远未落地,却已刺激新增产能上马,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水泥价格长期底部徘徊。

    今年宁夏新增产能若如期投放,将使得宁夏水泥市场雪上加霜。

    正如水泥企业化解过剩提高效益论坛会上,孔祥忠秘书长言辞凿凿地说道:“不动用行政问责制,不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不对违规者进行必要处罚,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就荡然无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捉老鼠游戏就将继续上演。”

    相对宁夏,云南省政府近日出台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严禁新增产能过剩项目。方案明确,凡是未开工的违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在建违规项目一律停建。并将实施一系列惩罚性水电价,倒逼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曝光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加大处罚力度,责令限期整改。

    毋容置疑,“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化解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在强调发挥政府主体作用、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我们已经看到尽管这次国家政策干预还未大规模发挥作用,市场调节已经在发生作用,许多小企业为了避免倒闭开始选择加入大企业求生,已出现小企业主动“求收购”的局面。

    紧接其后是夏季用电高峰“差别电价”来袭,抑制水泥产能过剩的情况,还有待观察。

    频频传来的消息中,还有在黑、吉、辽、内蒙古四省区调研中,水泥企业普遍表示,愿意实行错峰生产,且对错峰区域和时间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有企业负责人甚至给出了较为大胆的设想:“全国水泥都过剩,北方应该在冬季错峰生产,南方应该在雨季错峰生产,南北要错峰互动。”

    不管何种形式,可以预见,产能过剩伴随着市场疲软,再加上政策面最严厉的“关门政策”,中小水泥日子尤其难熬。如果说此前令中小企业纠结的“关门”还是“开门”,在如今的形势之下,选择前者的恐怕更占据更多数。

    对于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笔者赞同的是,当产能调控取得成效,企业行为市场化以后,政府就要退出对行业发展的干预和指导,取消政府对项目和投资的审核权,让企业遵循市场化规律,在研发核心技术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上,谋划自身的发展。

    政府要做的是,明确提出煤耗、电耗、污染物排放等重要节能减排指标的量化控制标准,让企业在经营管理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更多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和改善民生和谐统一的局面。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