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推进“走出去”战略布局 提高建材工业的质量和效益

更新日期: 2016年08月22日 作者: 彭建新 【字体:
   
 
    自今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34号)以来,围绕新时期新常态下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从工信部到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就落实34号文进行了多层次的讨论。5月31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行业国办[2016]34号文宣贯动员大会暨2016年形势分析会》,深入剖析当前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判上半年和全年行业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中国水泥协会也制定了《水泥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行动方案》;今天又在这里召开研讨会,我代表中材集团就贯彻落实34号文,围绕以创新促发展做个发言。
 
    国务院34号文,是继去年10月6日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以后,政府高层正确判断国民经济发展面临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压力,又一次向建材工业提出的、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目标。34号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水泥等传统原材料产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心,作为水泥行业的骨干和核心企业,我们坚决拥护国务院34号文对于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部署。今年3月,中材集团董事长刘志江在水泥协会召开的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C12+3峰会)上提出:传统的等量置换和减量淘汰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下水泥行业的正常生态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大企业主导和全行业自律、国内协调和国际化合作之间的关系,更加紧迫、精准、深入的推动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以管理创新和
技术创新推动各方协调,来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目标。
 
    回顾水泥行业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创新驱动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七五、八五”期间的水泥行业在国家建材局领导下对国外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与管理的“引进、消化、吸收”,使我国的水泥工业跨越了一个时代。而“九五”期间“低投资、国产化”创新工程,解决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与中国国情的适应性问题,实现了国外先进技术的再创新和本地化、大型化。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的技术与管理,推动了一波水泥工业的大发展,基本实现了我国水泥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目标。但我们也要看到,过去十几年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引发新的技术创新浪潮,而水泥行业的主流技术与产品创新明显滞后,导致行业门槛过低,这也是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重要原
因之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总书记指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经济环境新常态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坚持创新发展,提高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是基础,而思维、观念、模式、行为等方面的创新,是贯彻国务院34号文,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次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及时准确地切
中了“要害”,指明市场“去产能”的步骤及措施。中材集团将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严格按照34号文件要求,以产业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为抓手,与行业有关部门、协会及行业同仁一起全力打好此次水泥行业“去产能”的攻坚战,将34号文中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创新引领,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我国水泥工业技术水平
 
    1. 大力发展水泥工程领域节能减排技术、促进水泥工业绿色发展
 
    中材集团将利用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致力于水泥工程领域的低碳、节能、降耗技术开发与研究。坚持“创新引领”的理念,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装备为切入点,加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水泥绿色制造过程中,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及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水泥产业,开发一套具有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以及具有“协同处置”废弃物特征的新型干法水泥制造技术与装备,使我国水泥技术装备呈现节能减排、协同处置、低碳技术、绿色发展的特征,引领全球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
 
    同时加强《水泥单位产品能效等级限额》等一系列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修订工作,为运用先进的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做好技术支撑。
 
    2. 加大旗下水泥制品研发力度,提升水泥制品质量
 
    中材集团将大力发挥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混凝土制品的试验、检测、研究、开发及服务的优势,开发提升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制品、机制砂、混凝土新型掺和料等产品的质量,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提升水泥制品质量和品质。
 
    二、协调共进,及时、准确、有效地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打好水泥行业“去产能”攻坚战
 
    1. 严格贯彻落实34号文中压减过剩产能的有关要求
 
    一是坚决抵制新建或扩大水泥熟料产能的行为。按照34号文要求,2020年前中材集团将不再备案和扩大水泥熟料产能,2017年底前,暂停实际控制的企业间水泥熟料产能置换,并对旗下所有熟料生产企业进行梳理,对于设备工艺落后及违规产能将予以淘汰,同时严格管控现有新型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术改造,杜绝以协同处置等名义新增水泥熟料产能的行为,旗下所属水泥工程板块公司也将坚决抵制类似违规项目。
 
    二是坚决淘汰自身落后产能。中材集团将对下属企业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于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准或超总量排污的将予以整改,在国家规定6个月未能整改达标的企业将主动关停。同时对于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修正)》淘汰类工艺技术与装备的产能将予以关闭和停产处理。在此基础上,所属公司位于中东部地区日产2500吨以下生产线、西部地区日产2000吨以下生产线也将全部退出市场。
 
    三是全面贯彻落实34号文的错峰生产要求。将梳理旗下所属水泥熟料公司区域,在采暖区的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熟料(含利用电石渣)错峰生产,缩短水泥窑运转时间,压减采暖地区熟料产能,同时有效避免水泥熟料生产排放与取暖锅炉排放叠加,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
 
    四是利用自身优势,推进联合重组,为达成水泥熟料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60%的目标而努力。中材集团将结合自身技术、产品及资金优势,加大联合重组力度,优化国内产能布局,通过技术改造、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主动压减竞争乏力的过剩产能,退出综合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产能。
 
    五是中材集团所属相关企业将全面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
 
    2. 带头遵守行规行约,愿以创新、协调、共享的理念与行业同仁共同推动供求关系的有序调整
 
    中材集团将按照创新、协调、共享的要求,在行业协会的协调指导下,与行业同仁遵守共同制定的行业自律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和诚实守信建设,维持行业正常生态发展,为当前推动供给侧改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三、携手并进,抱团出海,在自身“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与行业同仁一起提升我国建材工业的质量和效益
 
    自2000年开始,中材集团就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工程设计和技术装备制造能力,以完整的产业链模式和全过程系统集成服务能力,成功地进入了国际市场并形成了竞争优势,业务已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提供成套设备并建设完成了150多条大型水泥生产线,水泥工程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SINOMA的品牌和标准已经形成了优势。现阶段是资本“走出去”已经开始布局。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34号文指导精神,中材集团愿与大家一起开展沿线国家“走出去”布局,通过海外“科技园区”“建材园区”等形式,投资建材项目,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规避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在实现自身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与行业同仁一起提升我国建材工业的质量和效益。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