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亚泰集团:高速扩张面临瓶颈

更新日期: 2005年07月10日 【字体: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发表时间:2003-07-14
 
    不断扩大规模的水泥业务能否有足够市场空间,地产项目长期投入后能否获得良好回报,亚泰集团高增长颇多压力
 
  亚泰集团(600881)和市场中那些明星股相比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只是近期因配股后的股东名单中多了社保基金的名字才引起了市场的一些关注。其实亚泰集团从1995年11月上市至今,走过了一条快速扩张的道路,其取得的辉煌成绩绝不逊色于任何一家绩优公司。亚泰集团上市至今共进行过4次送转股,4次配股,3次派发现金红利,公司总股本从上市之初的6183万股,快速扩张到目前的55776万股,扩张近9.02倍;公司总资产从上市初的4.53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6.4亿元,增张了近12.4倍;公司净资产从上市初的1.01亿元增长至目前的22.18亿元,增长约22倍;主营业务收入从上市初的1.70亿元,增长至目前的14.82亿元,增长约8.7倍;净利润也由上市初的3570万元增长至1.23亿元,增长约3.44倍。然而,亚泰集团的送转股全部是在1999年4月之前,近年来,公司净利润徘徊不前,今后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值得关注。
 
  ■ 水泥业的辉煌能否持续
 
  水泥制造业是亚泰集团的支柱产业和主要收入来源之一。1997年末,公司以承债方式整体兼并了当时总资产9.7亿元,总负债11.38亿元的长春双阳水泥(现更名亚泰水泥),此后经公司的大力改造,亚泰水泥已经成为了亚泰集团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但也为此付出了巨额的资金。 1998年亚泰集团利用配股资金3.5亿元对亚泰水泥进行了二期扩建,扩建了一条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该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后亚泰水泥年产量达到了164万吨,成为了东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之一。公司2000年共生产水泥172.48万吨,销售水泥172.9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13亿元。随后,公司又投资3.66亿元启动了亚泰水泥三期工程,2001年三期工程竣工并达产,公司当年共生产水泥254万吨,销售水泥254万吨,实现水泥产销率100%。2002年亚泰集团的水泥业务仍然表现不俗,生产水泥192.51 万吨,销售水泥195.51 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83亿元,水泥业务实现净利润1.03亿元,而亚泰集团2002全年的净利润总计才1.23亿元。在水泥业务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之后,亚泰集团日前再次进行了配股,拟利用配股资金等再次投入6.25亿元到亚泰水泥,建设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以及两个附属项目。但此次投资的前景并不能让人感到乐观,公司现在的生产能力为年产300万吨,而2002年公司生产水泥只有192.51万吨,此次配股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年新增生产能力155万吨,届时是否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值得警惕。而目前公司的水泥产品在长春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64%,水泥产品由于运输成本等问题导致产品向较远的城市实现扩张并不容易,如果不能有效开拓新的市场,一旦出现严重的产大于销的情况,公司盈利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 未来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房地产业是亚泰集团的另一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公司曾将2000年的配股募集资金4.09亿元全部用于亚泰花园的建设,亚泰花园居住区建设项目是长春市旧城区改造的重点工程,总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2亿元,计划开发期为五年。在公司2002年年报存货一栏里面可以看到,公司存货主要为房地产项目,其中已经竣工的项目2.07亿元,未竣工的开发成本约8.39亿元,预计竣工时间在2003年至2004年12月,这些地产项目今后将成为亚泰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但房地产项目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目前公司的资金面存在一定的压力。在公司上月配股前,公司货币资金为3.67亿元,但公司短期借款高达9.59亿元,长期借款更是高达13.64亿元,资金压力让公司的地产项目增添了不确定因素。公司另一不确定因素来自应缴税金。截至2002年末,公司应缴税金余额为1.89亿元,其中应缴增值税1.20亿元、应缴营业税7153万元和其他应缴税金2004万元,存在支付滞纳金的可能。根据公司测算,滞纳金可达11299.42万元,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此外亚泰集团曾出资2.02亿元认购了东北证券20.01%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2年东北证券亏损高达1.23亿元。亚泰集团对水泥和地产项目的资金大笔投入多在1998年以后,但公司1998年至200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23亿元、1.74亿元、1.12亿元和1.23亿元,显然高投入没有带来净利润的高增长。公司上市后的4次送转股都是在1999年4月之前,之后公司没有再进行过送转股,或许这也反应出来公司已经意识到公司业绩的增长已经跟不上股本的扩张。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