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数据说话】水泥板块:谷底是否有风景?

更新日期: 2005年09月01日 【字体:
    【主持人】聆听数据说话,洞悉市场风云。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近期与行业板块有关的一些重要数据新闻。
 
    行业动态:煤炭·汽车·房地产
 
  (1)10%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降价风起的煤炭行业。据最新的行业监测数据显示:在保持长达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煤炭价格已经从今年6月中旬的小范围降价演变成为8月下旬的大面积下跌,跌幅约为10%,个别煤种价格跌幅达到20%以上。这是自2000年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以来,随着供求关系逆转,首次出现大面积降价。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判断说,根据煤炭企业目前的利润水平和成本结构,预计今年下半年,煤炭价格可能会有超过15%的下跌空间。
 
  (2)55%
    煤价终于跌了,煤炭企业不高兴,产量高速增长的轿车行业同样乐不起来。据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共生产轿车26.48万辆,同比增长了55.4%。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过低,7月轿车总产量环比减少1万辆以上,同比还是出现了没有热度的被动性高增长。产量被动增长的同时,汽车厂商却选择主动降价,上海大众的“飓风行动”刮了半个月后,国内中高档轿车价格开始集体松动,蒙迪欧、雅阁以及君威等中高档轿车纷纷下调价格,车市进入新一轮价格调整期。
 
  (3)50%和10%
    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一下近期的焦点行业—房地产。32个重点城市1到6月份批准预售和已销售的商品房数据显示:16个城市的12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住房比例超过50%,16个城市8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住房不到10%。住房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扭曲住房需求、也无形中抬高了房价,使得普通居民家庭的购房成为难题。而今年针对房地产出台的调控政策明确提出将加大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如果能够贯彻执行,有了广厦千万间,普通工薪族一定会俱欢颜。
 
    行业指数:周期性行业全线退潮
 
    看了近期重要的行业动态以后,我们再来了解看看过去5天A股市场各行业指数的表现情况。
 
    从过去5天的强势行业排名来看,排名榜首的是餐饮旅游,其他依次为电子元器件、金融服务,化工和纺织服装。本周,餐饮旅游和金融服务业再度崛起。从行业特性来看,旅游业作为朝阳行业,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而金融服务业即使遭遇宏观调控,但经济增长对于银行业的依赖使得行业前景并不暗淡。
 
    从跌幅榜来看,采掘类排名第一,其他依次为黑色金属、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和公用事业。从下跌原因来看,煤炭价格的松动让采掘行业失去底气,钢铁行业同样受到宝钢大幅下调四季度价格的影响,连续三周出现在跌幅榜之中,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起伏不大,表现平稳。整体来看,随着煤炭行业的沦陷,周期性行业全线退潮,宏观调控的效果持续显现的同时,投资机会更多集中于前景明朗的优势行业。
 
    水泥板块:市场情绪提前见底
 
    【主持人】千点反弹以来,沉寂已久的水泥板块整体崛起,成为超跌反弹的一支主打品种。截止8月26日,水泥行业指数上涨25.8%,龙头品种巢东水泥、青松建化涨幅均超过50%,而同期上证指数和上证50涨幅仅为15.78%和10.08%,水泥板块的表现明显强于大盘。那么水泥板块的集体走强,是否意味着行业已经开始复苏?处于谷底的水泥板块是否别有风景呢?今天的我们的节目就围绕水泥板块来进行一下深入的探讨。
 
    首先,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水泥板块的基本情况。目前深沪两市以水泥制造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共有20家。由于水泥存在份量重,易受潮变质的产品特点,存在明显的运输半径,除海螺水泥实现全国扩张以外,其他水泥类上市公司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上市的水泥公司基本为所处地区的龙头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我们以水泥股中规模最大的三家企业: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和华新水泥为代表,来看一下它们财务指标的共性,从盈利指标来看,这3家公司05年中期平均每股收益为0.06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82%,基本扭转了一季度全行业亏损的困境,效益出现明显回升。这三家水泥股05年中期平均毛利率为19.32%,似乎并不低,但水泥股的包装运输费用占有较大比例,这样的毛利率比起行业顶峰平均35%以上的水平,下降仍然明显。从估值指标来看,平均市盈率高达81倍,远远超过市场平均,市净率为1.47倍,距离净资产仅一步之遥。水泥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从顶峰落入谷底,业绩波动也是上天入地,那么二季度水泥股业绩出现回升,是否意味着行业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呢?目前市场普遍存在水泥行业景气度已经见底回升的预期,乐观的情绪可能主要来自以下的三个方面:
 
    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水泥行业出现扭亏为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全国生产水泥4.57亿吨,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7%,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122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水泥行业产销加快的同时,实现利润1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6.5%,但相比一季度全行业亏损3.5亿元,效益出现明显改善。
 
    其次,随着需求回升,长期下跌之后,水泥价格跌势放缓。我们来看一下两种主要标号水泥的平均出厂价格的走势,主要用于大中城市房地产项目及大型基建项目建设的42.5级水泥3月出现明显下跌后,二季度价格逐渐企稳,并且出现小幅反弹。以小城镇市场改造为主的32.5级水泥,虽然逐波下探,但跌幅有限。整体来看,二季度水泥价格波动不大,基本呈现稳中略升的态势。
 
    市场乐观预期,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银根出现松动迹象。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但经济增长的龙头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减缓的迹象,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生产总值、工业完成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去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宏观经济似乎由过热转换到过冷,而就在此时,本轮以信贷调节为主调控宏观,出现了少有的银根松动迹象。从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情况来看,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信贷增速一路下滑,5月跌至02年以来的最低点,但进入6月却突然掉头向上,增速提高0.9%。一度冰封的上海房地产贷款也出现解冻,4—6月个人房贷连续出现增长,在部分的投资者看来,这已经是预示下半年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出现回升,从而带动水泥行业需求增长加快。
 
    行业:真正见底仍需等待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水泥股二季度业绩迅速扭亏动力来自何方?
 
    如果考虑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二季度水泥行业产销加快,价格上升不过只是一种正常的季节特征。二季度是传统的施工旺季,大量建设项目的开工,对水泥的需求相比一季度增加明显。而且按照正常年份的情况来看,一季度的水泥价格在一年中最低,自4月起随着销量逐步加大,价格回升5—10元是十分正常的季节性价格回升表现。此外,今年异常的气候也增加了水泥需求,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截止6月28日,全国共有22个省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以华南、江南地区最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46亿元,灾后重建,水泥是必需品。这样来看,水泥行业二季度的表现并不足以成为行业复苏的依据。
 
    从供求层面来看,产品供大于求是水泥行业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国内最近一轮的水泥产量快速扩张期从2001 年开始,2000-2004 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3%,远高于同期8.5%的GDP 复合增长率,今年预计有近80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陆续投产,年产能增加7000万吨左右,到今年底水泥产能将达到12.87亿吨,高出需求近25%。水泥产量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以及房地热导致的需求大增,水泥行业盈利顶峰出现在去年1季度,当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7.8%,而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仅为27.1%。需求增速大幅回落,无法消化水泥行业日益扩大的产能,供大于求,使得产品价格长期低迷。那么行业的复苏,前提必须是需求出现有效的回升。
 
    而房地产行业的不明朗是是影响水泥行业景气度的最大变数。由于房地产建设消耗了水泥总量的20—30%,虽然不占绝对比例,但房地产却是高级别水泥的核心用户,对水泥行业的盈利能力存在重要影响。进入05年,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陆续出台,长达3年的房地产热终于开始明显降温,房地产开发商失去银行信贷的支持,资金压力凸现,开发节奏出现明显放缓。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5%,同比回落5.2%,其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21.3%,增速大幅回落8.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的投资放缓,使得上游水泥行业欲振乏力。从更为直观的国房景气指数的走势来看,长期回落之后,最新公布的7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1.86,比6月份仅上升0.21点,逼近100点的临界值,已经濒临不景气的边缘。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下半年的走势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房价上涨不断放缓,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明显降低,在等待楼市低点的观望情绪中,购房意愿明显减弱,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了交易量急剧萎缩的局面。销售放缓使得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开发商死扛房价,焦急等待9月、10月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如果在销售旺季,楼市仍然无法走出观望期,房地产开发商放弃最终抵抗,大幅降价的可能性在加大。
 
  尽管煤价下跌有助于减轻水泥行业的成本压力,但如果房地产市场走向不景气,对本来就已经供大于求的水泥行业打击更为致命,水泥行业不会真正见底。因此,投资者还是耐心等待房地产市场在9月10月的进一步明朗,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还是谨慎为好。
 
来源:全景网络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