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华新水泥百年品牌长青的基础

来源: 来源: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4日

    内涵:“开放”一词,多表示张开,释放,思想开通、敢于接受新事物等含义。开明开放的心态,使华新人拥有大度包容的胸怀,熔铸四方文化精华,展现出自信与气魄。

    1、“开放”促成了华新的诞生

    一百多年前,当时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一种被国人叫做“洋灰”(水泥)的物质。

    “洋务运动”主将、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早在其创办汉阳铁厂之时(即1894年),曾将采自大冶黄荆山的矿样寄至德国,经过德国化学家化验,得出“大冶黄荆山的矿石乃是生产水泥的石灰石最佳原料”的结论。张之洞两度向朝廷呈递奏折,力陈在大冶黄荆山办厂生产水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初四,清政府农工商部就此事会同邮传部上奏光绪皇帝并慈禧太后。很快,光绪朱批“依议,钦此”。浙江杭州人氏、曾任清朝福州知府的福建清华实业公司总经理程祖福(1863—1943)应招,筹办湖北水泥厂股份有限公司(华新前身),经过近两年时间建成投产,成为近代中国开办最早的三家水泥厂之一。 

    2、“开放”让华新勇于引进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和文化

    从1907年张之洞创办华新,选购当时国际先进的德国造日产200吨二条旋窑水泥生产线,到1946年,王涛从美国引进两条世界最先进的水泥熟料生产线,规模大,当时堪称“远东第一”,至1992年,华新引进国外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干法生产线,由湿法向干法转变。这些当时最先进技术的引进,无不是开放的产物。

    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华新积全面推进企业内部改革改制工作,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模式,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成为国有老企业抓改革、谋发展、铸辉煌的典型范例。1999年3月,华新大胆引入战略投资者——瑞士豪瑞集团,直接导入世界著名水泥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科学的管理指标体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动华新向前发展。

    近年来,华新吸收和消化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理念,积极探索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处置各种废弃物,变废为宝,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产业链。

    3、“开放”拓宽了华新人的国际化视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华新以思想解放促进观念更新,使华新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来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多元化的新格局。

    华新和豪瑞的强强联合,不仅使华新做大做强获得了新的资本,而且在财务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投资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多方面,提前与世界水泥工业接轨。

    当一些企业不计成本盲目扩张布点时,华新提出“去产能是解决中国水泥产能过剩的唯一出路”;当有的企业关注水泥上新线、上大线、继续扩大规模时,华新却已经开始转变发展方式,把目光投向了现代化的“环保产业”;在国内水泥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之际,华新则瞄准了海外。华新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第一站——华新亚湾水泥有限公司出战告捷,成为唯一获得“塔吉克斯坦共和国2013年度优秀工业企业”称号的中资企业。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塔吉克斯坦国总统拉赫蒙共同见证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与塔吉克斯坦投资和国资委主任果吉利•果西木签署新的投资协议,引发国内外关注。

    4、“开放”培养了华新人包容的意识

    其一,营造“五湖四海”的文化。提倡华新造就人才,将员工作为人力资源看待,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使员工的素质得到快速提高。华新历史上的大多数领导人,都不是当地人。目前在一些核心管理和技术岗位,还有一些外籍人士与华新人一道工作。

    现如今, 14000名员工中,除了汉族外,还吸纳了白族、布依族、藏族、侗族、回族、拉祜族、傈僳族、满族、蒙古族、苗族、纳西族、土家族、佤族、瑶族、彝族、仡佬族、壮族、土族等18个民族的员工。

    其二,与地方和睦相处。从解放前远赴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地建厂,到如今通过发展,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布点,华新坚持“发展一处,造福一方”的理念,与当地政府、社区、周边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经济共同体,互利共赢。

    其三,为客户创造价值。华新始终从客户视角,倾听客户声音,满足客户需求,分享快乐与满意,建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

    其四,与竞争对手建立“竞合”关系。虽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华新重视水泥企业之间的“竞合”(竞争合作),避免整个水泥行业的利益受到损害。

    5、“开放”让华新在不同的时期涌现关键的企业掌舵人

    企业的掌舵人就是企业的向导。若其拥有智慧之眼,作出正确的决策,将把企业带向光明。反之,企业将偏离方向走向没落甚至是深渊。

    回顾华新百年,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但关键时刻,总有一位强有力的掌舵人站出来,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如,程祖福、王涛、傅本一、李叶青等。

    1999年,凭借着在工作中所展露出的激情和智慧,年仅35岁的李叶青成为华新的掌舵人。在这位博士企业家率领下,华新发动了一轮波澜壮阔的“V”型反转行情,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十字型”定位发展战略、“纵向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管理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社会责任战略等五大战略,让百年老厂脱掉灰袍穿上绿衣,重新焕发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