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未来是用市场换市场,企业必须面对新环境

来源: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4日
 

    12月1日上午,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再次强调了要有开放的心态。“日本这些变化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不要固守过去,要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未来世界是中国的市场,中国也是世界的市场。过去我们是用市场换技术,未来我们是用市场换市场。”
 
    作为央企董事长,宋志平经常受邀参加民营企业的活动,他曾调侃自己是“羊群中的骆驼”。在宋志平眼里,国企和民企都是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像一对孪生兄弟在共同的价值链、产业链上彼此依存。
 
    过去宋志平进行了大规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先是组建南方水泥,继而又大手笔重组成立了北方水泥、西南水泥等公司,涉及4亿多吨水泥、近千家企业,这也为中国建材日后迈入世界500强打下了基础。
 
    因此,在宋志平看来,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就等于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家是我们的经济活力所在,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企业家辈出的社会,还是应该扎扎实实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宋志平理解的企业家精神有三点:创新、坚守、责任。他觉得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形成共享机制,把社会、企业、员工的关系平衡好。
 
    宋志平亲历了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他时常想,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伴随着大的困难和小的波折,但大家也一路走过来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对未来还是要充满信心!”
 
    以下为宋志平在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演讲实录,有删节:
 
    我来自于央企,不过每年都来参加这个盛会,和企业家一起沟通和交流,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未来。改革开放这个大方向大家看得很清,但关于未来的经济大家怎么看?我想鼓鼓劲,讲三个观点。
 
    关于国际化
 
    我觉得全球化、国际化还是主流,虽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但总的来讲,“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发展壮大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前不久刚开了进博会,总书记作了一个激动人心的讲话,我们的开放会越来越大,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我听了以后心潮澎湃,回想一下,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社会并不理解我们,但后来我们通过开放,赢得了大家共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的一个国际社会。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前我们也一度遇到过困难。但是之后改革开放的社会高潮,又化解了很多矛盾。我们今天又遇到了整个国际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崛起的适应性问题,遇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但是怎么解决?我觉得还是这个方法,用我们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就能融合掉很多东西。
 
    这次进博会来了3000多家国际大企业,摊位一加再加,场面极其壮观。这反映了什么?反映了一个将近14亿人口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吸引力,对世界这些大型企业的吸引力。所以我为什么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来形容,这不是哪一个人能阻挡的。
 
    我了解到第二届进博会已经在招商,而且第一届时有很多国外厂商已经把第二届、第三届的摊位都定了下来。所以我想说,国际社会对一个开放的中国非常需要,所以我们用继续开放能够赢得世界,只要按这条路子走,不用过于担心。
 
    对于我们做企业来讲,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我也想跟大家提几点建议。
 
    第一,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也就是说在国际上,我们做生意也好,做企业也好,我们有得做,也让别人有得做。大家都扬长避短、互利共赢,站在道德高地来做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我们在国外收购,也同意外国公司来中国参与合资。所以我觉得这些都应该是开放的,应该这样去想问题。
 
    最早改革开放初期时,我们主要是引进来,这几年主要是走出去,那么下一段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第二,要联合开发第三方。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这个论坛我也参加了,概念非常好。最近我刚刚到了西班牙,参加了习主席出席的一些活动,习主席在讲话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要联合开发第三方。比如我们跟西班牙联合开发拉丁美洲市场、中东市场等等。作为中国企业来讲,我们在整个国际化过程中,不是去吃独食,而要和现在这些跨国公司共同联合开发。像中国建材,在非洲就是和法国的施耐德联合开发,在中亚就是和日本的三菱联合开发。不是我来你走,而是大家一块儿做。
 
    第三,就是要保护知识产权。这次我在进博会上,也到几个跨国公司的大摊位上讲了讲。我说其实中国现在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越来越严格了,所以你们的一些高技术、新东西都可以放心大胆进来。我们现在的想法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你们做得好的,我们就买进来用,而不是说一定要自己造。有适合我们造的,我们就造;但你造得好你就来,让大家都把心放下,这特别重要。
 
    当然,我们还是要继续做好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一带一路我们已经很纵深了,但是也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我们为当地的经济做贡献,与当地企业合作,为当地人民做好事等等,这样才能够真真正正走出去、走进去。我认为国际环境会对我们越来越有利,今天出现的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想想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其实一路上也出现过不少问题,所以大家还是要充满信心。
 
    关于转型升级
 
    关于下一步经济,企业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这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其实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技术的来源基本是靠模仿创新,经历了40年之后,基础已经很好了。但这个时候,我们要从模仿创新转到自主创新,就是要有大型实验室,大量科技人员。
 
    前不久我刚刚去了日本,他们其实过去也是模仿创新的工业体系,但是20年前,这些企业进行了艰难转型,进行了大规模的自主创新。现在十几个工业前沿领域里,他们基本都能占到前三名,所以日本这些变化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不要固守过去,要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未来世界是中国的市场,中国也是世界的市场。过去我们是用市场换技术,未来我们是用市场换市场。
 
    在高质量发展过程里,我们的企业都要转型升级。大家知道过去支撑日本经济的是什么?家电和汽车。但你看现在日本白色家电企业还有几家?基本上都撤出了。大家想想,日本在撤出白色家电时打击多么大,但是它艰难转型了。我们现在也遇到很多困难,有产能过剩、中低端制造等问题,这些都要通过转型解决。
 
    转型其实有三个问题,一是产品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二是大数据智能化;三是绿色化,也就是追求环境(保护),这些是我们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做企业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不要老固守过去。因为今天日本的家电企业,凡是快速转型的,比如日立、松下、东芝都比较成功;慢了一步的,像夏普就遇到很大问题,所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得转型,转型对企业来讲就得适应,我们得尽快跟上转型的步伐,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关于企业家精神
 
    第一,关于国企和民企。有时候媒体一会儿争论“民进国退”,一会儿争论“国进民退”,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国民共进的社会,像厉以宁教授所讲,我们是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三足鼎立共同发展的社会,国企和民企都是支持发展的重要力量,像一对孪生兄弟在共同的价值链、产业链上彼此依存,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创造国企和民企良好合作的环境,或者说国企应该为民企服务,树立为民企服务的思想。
 
    前不久刚刚召开了央企和民企共同合作的一个座谈会,大家谈得非常好,我们国家既要有国企,也要有民企,两个都要存在,而且必须让它们能够共同发展、共同促进,全面更好的合作。
 
    今天在座很多都是民营企业家,大家也都跟国有企业有合作,其实国有企业离不开民营企业的支持。国有企业有许多民企在为它做外包服务,如果没有民营企业,今天国有企业是做不下去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通力合作,能够把未来做成一个和谐的经济社会。
 
    第二,在企业家时代,还是要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这句话讲过很多,但是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所以希望社会各界在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方面,应该扎扎实实做一些事情,真正按习主席、党中央讲的那样。因为企业家是我们的经济活力所在,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企业家辈出的社会,应该是企业家创新型的社会。企业家里面,既有广大的民营企业,也有那些有创新和奋斗精神的国有企业家,大家在一起共同奋斗。
 
    在我看来,企业家精神有三点:创新、坚守、责任。
 
    第一,企业家就是要创新,这是大家的共识。
 
    第二就是要坚守。我今年62岁了,做国企整整做了40年,一路做过技术员、销售员、厂长,我做央企的领导人也17年,所以我觉得做企业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做好企业也挺难的,过程中需要时间。
 
    第三,谈到责任,作为企业家,不光要负经济责任,还有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古语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企业家都是“达者”,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形成共享机制。任正非为什么能带领华为发展这么快,其实就是有一个分享机制,让所有者和劳动者共享财富。因为我们创造财富不光是为自己,也要为社会、员工创造,把这个关系平衡好。这样不但企业发展了,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同时也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所以,我对未来的看法,无论从国际上、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从企业家社会来看,都要看主流。小的波折都会有,这么多年我常想,每过几年我们就有大点的困难,每一年都有小点的困难,但那么多困难我们也一路走过来了,而且我们越来越壮大。所以对未来,我们还是应该充满信心。
 
    最后用一句我开头的话结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