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延田:殷切盼望在泛东北地区进行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

来源: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5日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丽芬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呼吁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的建议,引起了水泥行业内外的关注。
 
  刘丽芬在这份建议中指出,2018年水泥行业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在全国水泥行业普遍盈利背景下,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水泥企业普遍亏损。因此建议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通过依法化解水泥产能过剩、规范PVC熟料企业生产经营、暂停32.5等级水泥生产销售、产能置换政策与过剩程度挂钩、动态执行错峰生产、建立去产能基金等措施,使这一区域水泥行业在2020年扭亏为盈。
 
  这份建议将会给我国泛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水泥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泛东北水泥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是否会蔓延至全国水泥行业?东北水泥之殇又该如何破解?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黑龙江水泥协会秘书长史延田。
 
  “这份建议非常好!”史延田激动地说,“建议中对泛东北地区水泥行业的发展出真招、想实策,十分符合泛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同意在泛东北地区进行试点。”
 
  史延田告诉记者,“从近两年看,全国的水泥效益是逐步好转的,但是东北地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以黑龙江地区为例,去年主要由于外省水泥、熟料冲击严重,市场需求下滑,同时新增产能释放,7月份开始,42.5散装水泥价格下降到300元/吨以下,导致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黑龙江省属于高寒地区,每年施工期只有半年时间,水泥生产期只有6个月,因此成本相对高一些。史延田告诉记者:“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水泥产能过剩严重,一直以来以低价冲击黑龙江的水泥市场,使我省水泥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由于市场需求连续两年下滑近20%,亏损企业不断增加,亏损额度也是逐年增大。”
 
  数据显示,2018年泛东北地区水泥行业亏损60亿元,水泥熟料的产能利用率也只有34%。在史延田看来,东北的问题也同时提醒了全国水泥行业:如果过剩产能不去,反而继续增加,在市场实质需求减少后,东北水泥现象就会在全国蔓延。因此,推进泛东北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史延田认为,目前黑龙江省水泥行业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市场需求不足,产能严重过剩。受到外省水泥、熟料冲击和新增产能释放的影响,水泥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
 
  对于如何解决当前黑龙江省水泥行业存在的问题,史延田认为,只有坚决制止新增项目,加快联合重组,提高产能集中度,主动关停劣势产能,才能优化产能布局,实现真正的去产能。
 
  因此,史延田希望:一是泛东北地区严格执行错峰生产。二是建立去产能基金,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暂停32.5等级水泥销售,保障建筑安全,尤其是高寒地区建筑质量要求应该更加严格。2018年,黑龙江省32.5等级水泥占全年水泥生产量的30%,比2017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四是要拉动市场需求。
 
  史延田表示,如果今年提交的这份建议被采纳,将对泛东北地区化解产能过剩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对全国其他地区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