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成效显著山东口岸水泥出口下降

来源: 来源: 海关统计资讯网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29日

    据海关统计,2007年前11个月,山东口岸出口量价齐减,出口1006.8万吨、价值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下降3.2%和0.4%;出口均价33.5美元/吨,较去年同期均价小幅上涨2.8%。山东口岸水泥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月度出口量逐步减少,出口增速波动回落。受2006年9月我国下调水泥出口退税率和2007年7月取消水泥出口退税的影响,山东口岸水泥出口明显萎缩,月度出口量逐步萎缩,11月份仅出口61.1万吨,为全年的次低点;出口增速波动回落,自8月份以来呈现连续下降趋势,11月份出口大幅下降14%。 

    二、对不同市场的表现各异。对欧盟出口猛增,成为最大的出口市场,前11个月,山东口岸对欧盟出口水泥418.6万吨,增长55.2%,占出口总量的41.6%;对美国出口锐减,出口127.2万吨,下降58.5%;对非洲市场出口平稳增长,出口173.2万吨,增长11.6%;对中东市场出口快速下降,出口117.2万吨,下降24.7%。对上述市场合计占出口总量的83.1%。

    三、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出口持续增长,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出口下降。前11个月,山东口岸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分别出口水泥318.5万吨、198.9万吨,分别增长18.8%和10.3%;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分别出口388.9万吨、100.4万吨,分别下降14.2%和27.3%。

    从目前山东口岸水泥出口的实际情况看,国家出口退税等宏观政策的调控已经取得成效,山东口岸水泥出口增速回落、出口均价上涨,但应该看到水泥出口、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出口秩序不规范,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大量增多。前11个月,山东口岸一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06家,较去年同期增多49.3%。二是产业集中度提高缓慢,规模效益不显著。水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规模效益明显,近几年水泥产业的兼并重组力度不断加大,但产业集中度提高进程缓慢,目前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产量总和仅与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国拉法基集团的产能相当。三、产品质量仍需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水泥行业投入不断增加,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产品鼻梁,但仍存在早期强度低、凝结时间长、不溶物偏高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我国水泥的国际竞争力。

    建议:一是积极加强对水泥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降低水泥行业的能耗;二是对水泥出口实行资质认证管理,不断规范水泥的出口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