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湖南代表团,同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作为来自装备制造企业的一线代表就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的问题进行发言。
三大难题 一招可破
在主题发言中,詹纯新说,目前城镇化建设面临当地农民就业困难、持续资金投入压力大,以及三产服务体系互相制约三大难题。他分析,农民离开土地,失去固定工作,则很难实现真正的安居乐业;城镇化建设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这种投入不可能仅依赖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缺乏独特资源和实业支撑使得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影响城镇投资环境,制约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三大难题不得到解决,城镇化就难以推进。
结合中联重科在湖南发展的成功经验,詹纯新代表提出“产业集聚是实现城镇化的关键”这一观点。他认为,实现城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城镇,“建设一个园区,集聚一批企业,形成一片城镇,繁荣一方经济”。
企业落户 造福民生
詹纯新介绍说,中联重科在湖南的工业园区,分布于4个地市、12个县市区,在长沙向西、长达260公里的沿线上,打造了一条平均每35公里就有一个园区的工业走廊。成熟产业进入城镇,使当地农民得到了更多稳定就业机会。农民进入城镇,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在相对大中城市物价低得多的本地安居乐业。与此同时,企业实现用工本地化,降低了成本。
据了解,在中联重科灌溪工业园,企业员工有三分之二来自于当地。灌溪镇居民3.5万人,90%的劳动力实现了当地就业,其中1.2万人成为产业工人,农业小镇成为“中国塔吊第一镇”。不但如此,企业的进驻还为地方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中联重科沅江和灌溪工业园都有焊接机器人操作工艺,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理念和价值观,吸引人才回流。
据有关专家分析,产业集聚在为当地人员提供就业出路的同时,也能够帮助缓解诸如留守儿童等很多社会问题。
产业“造血” 支撑城镇
詹纯新称,成熟产业进入城镇,地方财政得到改善,使城镇化建设具备了自我造血功能,城镇化将更有活力、更能持久,当地基建、公共服务也能更好地同步跟进,改善民生。据悉,中联重科的“工业走廊”已经成为3个地市工业的重要支撑、7个县市区的重要财政来源。其在常德市灌溪镇的园区,2012年产值120亿,创造了全镇78.1%的工业总产值和67.4%的税收;在中联重科常德市汉寿县的工业园区附近,有三十多家配套企业。一批企业进驻后,汉寿县已经形成了几大支柱产业,从一个农业县成为一个工业产值过百亿的工业重镇,实现了城镇化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成熟产业进入城镇,能够与当地服务业相互支撑。为第三产业繁荣提供了需求,城镇功能配套会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在集聚人气的同时,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
建议鼓励企业进入城镇
针对通过产业集聚实现城镇化这一途径,詹纯新代表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鼓励企业进入城镇,出台企业落户城镇的扶持和奖励政策,以增强成熟企业进入城镇的动力;二是建议国家及各级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规划城镇,结合区域经济布局、地域产业特色、城镇区位优势,对交通、能源、环保、城镇建设等进行通盘的统筹规划。
詹纯新介绍说,自李克强副总理2009年3月视察中联重科以来,在政府的关怀鼓励下,中联重科的年销售收入从当时的240亿增长到去年的900亿以上,利税从30亿增长到120亿以上。
李克强对中联重科的发展作了肯定,并问及中联重科工程机械设备在基础建设、新型农业方面的作用,以及液压传动等技术的创新情况。詹纯新代表一一作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