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六大路径

更新日期: 2015年07月24日 作者: 孔祥忠 张建新 来源: 中国水泥协会 【字体:
摘要:1.从“规模扩张、粗放增长”向“内生性、集约增长”转型;2.从“两高一资”向“两型一绿”转型;3.从“纯基础原材料产业”向“环保多功能产业”转型;4.从“产品同质化”向“多元化、差异化”转型;5.从“传统供销模式”向“电子商务、互联网+”转型;6.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中国经济告别以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开始步入 “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常态”。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新常态”对水泥行业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强烈、更为复杂,对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经济规模较大,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当前面临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持续低迷、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技术创新不快等诸多突出问题,行业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当下,中国水泥行业正沿着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和高压力的“新常态”轨迹艰难运行。我们要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常态”,引导水泥行业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水泥行业必须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水泥行业一定要从“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1.产能过剩倒逼,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目前,水泥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2010年底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3.7%, 2015年的产能利用率还在下降,预计在70%以下,这个产能利用率明显低于正常的工业发展水平,造成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低迷、行业效益下滑的原因,除市场因素外还有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2.资源环境倒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00年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巨大,转型升级任务紧迫,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水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泥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压力和挑战。国家在矿山资源使用、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逐步深入,使用成本越来越高,执法力度越来越严,对于水泥行业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开采成本、环保治理成本将大大增加,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倒逼水泥行业转型升级。
 
    3.市场机制倒逼,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完成水泥产量8.57亿吨,同比下降5.07%,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降幅都超过了2位数, 4~6月份,国内水泥行业传统的市场小阳春未能如期而至。亏损企业数达到1339家(含粉磨站),占全部企业数量的40%。
 
  水泥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劳动力、土地、燃料等价格持续上升,生产要素成本加大,转型升级的约束相应增多。企业本身就存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设备更新等内在要求,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经济规律有所支配的,但是要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要调结构、促转变。严峻的市场形势无形中对水泥行业加力转型升级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
 
  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标准的定义。我们根据水泥行业的实际情况,试着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供大家参考:
 
  1.从“规模扩张、粗放增长”向“内生性、集约增长”转型
 
  我国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与长期以来采用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在新型干法技术基本成熟的背景下,近年来,水泥行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是粗放式的,靠新建规模的扩大来达到增长;而内生性增长集约型指的是,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前题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最终实现经济增长。
 
  水泥行业不能再走过去发展的老路,现在迫切需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粗放型转变为内涵集约型。目前组织进行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技术装备研发”就是向集约型转型的具体实践之一。通过生产技术装备创新的方式,走低消耗、低成本,环保利废、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之路。
 
  2.从“两高一资”向“两型一绿”转型
 
  “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水泥行业作为传统行业,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两高一资型”行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要从“两高一资”消耗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随着各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如何找出一条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低碳产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水泥行业面前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与“两高一资”的传统水泥行业完全不同,我们要向“两型一绿”的现代水泥制造业转变(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绿色循环产业”)。遵循“两型一绿”的发展原则,我们要打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水泥制造产业,中国水泥行业要走出一条全新的低碳产业发展之路。
 
  3.从“纯基础原材料产业”向“环保多功能产业”转型
 
  水泥行业作为基础性原材料产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近年来,水泥工业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生活垃圾、污泥、建筑垃圾等成功运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其潜力和效益日益显现,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海螺、华新、金隅等一批水泥企业形成了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各种类型城市垃圾的环保产业格局,成功实现了“城市净化器”的完美转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水泥行业要充分研究、利用废弃物替代原燃材料,搞好循环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度,行业环保功能将大有用武之地,水泥行业要从纯基础原材料产业向同时具有环保功能的产业转型。
 
  4.从“产品同质化”向“多元化、差异化”转型
 
  水泥行业的生产工艺高度相同,生产用主要原材料石灰石分布广泛,同时水泥是标准化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现阶段行业处于一个同质化竞争发展的阶段。
 
  要突破水泥产品同质化的发展瓶颈,就要技术创新,一方面产业链向两头延伸,这方面许多企业已经进行了成功实践,如向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物流运输、水泥制品等方面延伸;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科技研发力量,研发水泥新品种,改性产品性能,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如核电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海工水泥等。要积极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促进岛礁海水拌养混凝土产业化,不断提高水泥产品差异化和附加值,以质量提高增效代替数量增长增效。
 
  5.从“传统供销模式”向“电子商务、互联网+”转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水泥行业传统的采购和销售模式已经显现出诸多弊端,而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国家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和电子商务,水泥行业需要借助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创新商务模式和手段,实现“水泥+鼠标”式的转型升级。
 
  在大数据背景下,行业采购链和销售链都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推进,提供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工业大数据、云服务。行业在这些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如华新水泥、上峰水泥都开始尝试电子商务运作。要积极发展水泥配件供应链服务业,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实践水泥期货市场交易,为平抑水泥市场“大起大落“,规避价格风险发挥积极作用。
 
  6.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国家鼓励水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水泥建设工程总承包和直接投资办厂,使我国水泥工业由产品输出向资本、装备、技水、管理、服务等配套输出的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
 
  “走出去”的目的在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中国水泥行业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走向国际市场。走出去投资办厂,与发达国家开展竞争,与世界发展中国家搞经济技术合作。目前我国水泥行业正处于积累海外资源,培养海外市场和品牌的阶段,必须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所作为。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跨国公司转型,这也是中国水泥行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志。
 
  协会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作为
 
  行业协会是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协会要在行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目前摆在我们协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协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作为:
 
  1.认真贯彻产业政策,坚决遏制新增产能
 
  目前,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探究根源就是企业只是通过产能规模扩大来求发展。协会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首先就要遏制新增产能,特别是那些违规建设的项目,要给予及时曝光、批评,向各级政府通报并提出处理建议。只有遏制了违规的新增建设项目,才能引导整个水泥行业从“规模扩张、粗放增长”向“内生性、集约增长”转型。
 
  2.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二代技术研发
 
  日前,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中国制造2025》印发,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明确了目标任务。我国水泥工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必须立足我国实际,紧盯新一代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只有牢牢把握制造技术发展方向,才能避免无效投入、摆脱被动局面。我们要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及装备”研发工作,这是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组织行业进行的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二代研发”,使中国水泥行业在技术装备上达到或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站在“制高点”上,引导中国水泥行业从“两高一资”向“两型一绿”转变,为推动行业的转型和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修订提升产品标准,为产品多样化铺路
 
  协会要在产品标准上下大功夫,以提升标准、创新标准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制订修订标准加快推广高性能混凝土使用,鼓励高标号水泥生产和使用,推动建筑节能,提高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寿命。加大科技研发力量,研发水泥新品种,改善产品性能,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4.维护市场公平环境,提高行业整体效益
 
  协会要建立健全《水泥行业自律协调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规范水泥企业的行为;协会要继续定期召开“中国大型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全国和区域的水泥市场论坛,加强协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及时客观地把水泥行业市场供需情况告知企业,反映企业诉求,向政府主管部门建议献策;协会要与政府、地方协会配合,开展错峰生产活动,提高企业效益;协会要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自律,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减少无序的低价竞争,维护行业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产业安全;协会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行业事务,协调会员企业关系,协商解决企业间争议;协会还要积极与有关单位合作,利用信息互联网技术,研究探索水泥期货市场、水泥网上交易、配件供应网上超市等现代商务运作模式,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5.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发挥咨询监测功能
 
  统计数据是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基础,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协会要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统计分析工作,要建立与各地水泥协会联系统计信息网络,配备专业人员,健全工作手段;要密切与重点企业的联系,通过对行业调查、监测、跟踪对全行业影响较大的大中型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到对行业的基本面了如指掌。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建立行业统计、运行分析、预测、预警体系,加强行业产量及产能利用率的监测,适时向行业、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建立行业的信息数据库,为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6.建立行业融资平台,金融助力行业发展
 
    当前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行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突出困难,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协会要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尝试创新,与相关金融机构密切沟通,引进优质金融服务企业,根据行业实际情况,搭建、组建行业融资平台或产业发展基金,由金融机构后台支撑,采用全新的应收账款交易融资方式,推出技术+资本的股权租赁项目,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加快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升级与产业整合、兼并重组,降低水泥企业的资金运营成本,增加行业综合收益,为行业的绿色转型争取实质性的帮助。
 
  7.加强产业政策研究,争取良好政策环境
 
  政策研究在行业转型升级中作用至关重要,协会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调控与制约作用,重点围绕水泥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转型升级瓶颈矛盾开展研究,向政府提出建议,争取出台相关政策;在掌握行业发展未来趋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前瞻性政策问题的研究;围绕水泥行业技术创新与攻关、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等行业重点工作,实时研究相关的扶持、优惠、限制、淘汰等相关财政、税收、土地、环保政策,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采用,为行业争取政策支持。
 
  8.搭建对外服务平台,增强涉外服务
 
  近几年,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发展较快,如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在海外已经投资建厂并开始运营,但行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协会要主动做好海外投资市场的调研工作,不断积累各国水泥市场的基本数据,并逐步做到能够对海外投资市场的风险评估;要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的要求,尽快提升水泥企业“走出去”水平;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联系政府和企业、国外和国内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帮助企业加强与国外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会要组织并代表行业企业参加与协调对外贸易争议,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申诉等相关工作,不断提高水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水泥企业由国内的大中型水泥公司向国际的水泥跨国公司转型。
 
  水泥行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逐渐变革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水泥行业要转型升级,水泥协会也要转型升级。协会全体员工要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正确定位,改进协会体制和工作方式,加强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不断提高为政府、行业、会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中国水泥协会才能够真正在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所作为。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