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乔龙德:深刻认识形势 正确把握机遇 靠创新驱动把建材行业推向新的发展时期

更新日期: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同志们,我国建材工业在经历了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的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开始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并向高端发展的新时代。时代赋予了我们当代建材人把建材行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时期,进而实现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行业上下一心、众志成诚,以高度的行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负历史重托,为开创建材行业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第一,从制定规划、产业政策到发展导向目录,从经济运行分析导向到宣传树立典型,全行业都注重了既要共同发展,又将发展导向倾斜在减少传统建材产业和增加新兴产业在总量中的比例。近几年已连续多年建材低能耗、深加工建材产品比例在整个行业基数逐年增大的前提下每年提高2 个百分点,目前已占建材总量的50%。2015年在传统建材总量不增和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整个建材行业的销售收入仍有增长,这主要是由玻纤、复合材料、石膏板、技术玻璃、防水材料等低能耗、高技术、新产品增长带来的。
 
    第二,推进产业发展方式和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行业内一批大企业集团尤其是几个大都市的企业集团,以城市规划与环保战略调整为契机,率先转型升级,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金隅集团根据城市规划与拆迁的需要,将产业搬迁作为提升的机遇,将多个产业搬进同一产业园区,形成集成配套的建材产业链,整合了资源,集约了经营;上海建材集团、天津建材集团,根据大都市减少生产企业的规划,适时转向经营建材产业服务业与经营建材产业相关的服务业,经济规模与发展速度反而有了新的增长,为发展建材服务业树立了样板,上海建材集团邱平董事长表示“明年增长15%,一点问题都没有”;中材集团已经在非洲投入了数十亿元人民币建成产业园区;中国建材股份公司以参股或相互持股方式与多家水泥上市公司结成联姻,并相互间展开对标,既提升了管理又改善了市场环境。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已经在不少地区开始涌现,如辽宁沈阳、湖南长沙等地都设立了建材产业园区,它以优于传统的一个产品一个工厂、一厂一地的传统模式,使资源、能源利用、环保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优化与提高,挖掘了经济增长潜能。
 
    第三,加快“走出去”步伐,到国外发展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围绕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建材行业“走出去”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有“走出去”投资兴办实体的,有购置国外企业的,有联合经营与项目合作的。截至目前全行业在国外兴办各种实体的投资项目已经达到25个,中材国际、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华润水泥、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等一批企业已捷足先登,为不在国内新建产能、扩展到国外经营打开通道做出了榜样。为了更好地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中国建材联合会专门组建了“走出去”办公室和走出去服务经营公司,已与4个国家和地区促成意向项目3个;同时,更多地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对一的信息、政策、国别需求等各种服务。
 
    (四)紧扣推进节能减排达标,形成扶持政策、技术装备配套和服务产业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第一,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将节能减排与行业发展融为一体。在全行业引导并树立不仅要将建材行业打造成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制造并向高端发展的现代原材料制造和加工业,而且要成为美化、净化环境与绿色低碳可循环的、促进生态文明进步行业的新理念。相应提出了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行业率先在“十三五”末节能减排力争全部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在今年10月份召开的全国水泥、玻璃、陶瓷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达标工作大会上,经与会的华润越堡水泥、沂南中联水泥等三大行业的企业倡导,由水泥、玻璃、陶瓷三个专业协会分别向所在行业发出了节能减排达标倡议书,会后带动了砖瓦等行业的积极响应。
 
    第二,提升节能减排标准和提升节能减排技术装备标准并举,形成相互匹配和有效的推进机制。中国建材联合会在与国家环保部、国家标准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建材主要产业节能减排标准的同时,提升与修订了与节能减排达标相关的技术、装备及相关设施的标准,规范了达标与验收的规则,使节能减排达标有技术支撑和可靠的装备保障,为全行业特别是主要产业率先达标提供了支撑。
 
    第三,增设节能减排分会和服务机构形成配套的工作体系。为了更好地推进全行业的节能减排达标,联合会设立了节能减排分会,成立了节能减排中心,组建了节能减排服务公司,已形成从政策研究与争取,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鉴定与推广,到节能减排认证、评估、咨询一条龙的服务系统。为了带动与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达标,已树立了越堡水泥、山东金晶、新明珠陶瓷等26家水玻陶产业的典型企业,已经推广与宣传了北京水泥厂、华新水泥(襄阳)公司等29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的经验。
 
    (五)紧扣协会与政府脱钩改革,初步构建了中国建材联合会与中国字头的专业协会的工作联合体制
 
    面对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钩改革和行业协会普遍存在的服务功能薄弱和经济实力不足问题,近一年多来,中国建材联合会在多次研究、多次征求与听取相关专业协会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工作联合体制的构架。
 
    第一,确立了以建立工作联合体制和以服务功能为纽带的股份制体制拟替代代管的管理体制。鉴于联合会与各个专业协会服务对象、服务功能都是相同的,只有与专业协会建立新的工作联合体制,才能在一旦归属改变的情况下服务资源不分割,服务功能不削弱,相互配合不减弱;只有依据市场化机制组成优势互补的股份制的服务平台,才能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增加竞争力与各自的经济实力,才能实现脱钩自强。由此准备在脱钩前的过渡期进一步探索与实践联合体制方案。同时,联合会已经与代管的直属单位组建了8个业务功能相近、优势互补的,以资产为纽带的、市场化经营的股份制经营平台,共同提升和增加服务功能。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替代现有的行政式的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独立于市场的、为行业服务的、责任分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化合作体制。
 
    第二,联合会本部重新“三定”,为市场化、企业化运行奠定了基础。新的职能突出了做事的针对性与成功率;强化了新兴产业与绿色发展;明确了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作为联合会工作的主要职责;增加了实施国际化和“走出去”发展的职能与责任;强化了政策的研究与跟踪推进的职能与责任。同时,设立了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经营的三大服务产业链公司,为铸造品牌协会和为下一步脱钩后联手专业协会和直属单位奠定了扩大合作的基础。联合会系统“十二五”规划在提前一年半完成后,目前改革与发展都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各单位改革的突破点已明确,经营收入和职工收入都处在同步增长中。
 
    当然,我们的工作离行业发展的要求,离新的形势变化的要求,还有很多差距与不足。
 
    从上述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建材行业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有效需求供给不足,长期以来以速度和规模为主导的发展方式积累的结构矛盾已经十分严重,造成目前转型升级步履十分艰难。如果没有创新,不能开辟新路,或者依赖外部变化等待观望,整个行业发展将面临萎缩;在实践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建材行业的总量主要是依靠传统建材产业支撑的,一旦其增幅下降或绝对量开始减少,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时间,建材整个体量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开拓传统产业应用领域,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与发展新兴建材必须并举;实践又使我们深深感觉到,建材传统产业一旦市场拉动稍有减弱,就会出现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而欧美等国家也产能过剩,但他们的发展比较稳定,日子也过得挺好,但我们产能一过剩就会慌了手脚,由此说明我们还没有把握与处理产能过剩的经验与能力,还缺乏对过剩规律的认识与掌控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待继续深化,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的经济环境,在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行业管理任务很现实,但是当多数企业和行业有共性需求时,政府部门虽然有权力但管不了那么具体,很多问题不能做出及时的反应,而行业协会是应该多管一些,但既没有权,也没人考核其工作,造成调控缺手段,服务缺渠道,对很多现实问题,有责任心的人干着急,缺乏责任心的人却可以睡大觉。这种管理体制不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改革。
 
    二、建材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