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资讯详情

台泥宣告转型集团控股公司 未来收入多元且“四足鼎立”

更新日期: 2024年05月23日 来源: 台泥集团 【字体:
摘要:台泥集团董事长张安平指出,60年前台泥是一间单纯的水泥供货商;60年后的现在已晋升为致力低碳建材、资源循环与绿色能源的环境工程公司。

台泥集团5月21日召开股东会,正式宣示有78年历史的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七年积极低碳转型面向国际,将走向集团控股公司,英文名称从Taiwan Cement Corporation改为TCC Group Holdings,总共跨足11种产业布局全球13个跨国市场。台泥集团董事长张安平指出,60年前台泥是一间单纯的水泥供货商;60年后的现在已晋升为致力低碳建材、资源循环与绿色能源的环境工程公司。

张安平指出,台泥已长出除了“台湾”及“中国大陆”以外的“欧非”及“新能源”,形成撑起台泥营收的“四只脚”。张安平形容,“2023年台泥已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风险分散、创新综效、充分金流的四足鼎立、健康稳健的财务报表。”

2017年,台泥主要营收超过八成仍来自两岸水泥市场,成为撑起台泥的两只脚,张安平指出,那时候已经隐约看到中国大陆市场可能在触及高峰后进入平原期,于是着手布局两岸以外的市场,首先与土耳其OYAK成立合资公司,再透过葡萄牙Cimpor顺利在非洲取得超低碳替代原燃料,以锻烧黏土替代熟料制成超低碳水泥的技术领先全世界水泥行业。2023年获利表现中,已有45%来自欧洲低碳水泥的贡献。

去年11月底,台泥决定扩大投资欧亚非低碳水泥市场,土耳其与欧洲非洲国际化布局,无疑为台泥营运开创稳健的第三只脚。至于这六年来台泥积极投入的绿色能源、储能案场、智能电网及高功率三元锂电池,张安平认为“这些支撑与延续人类未来文明的新能源事业,是台泥向未来延伸的触角,除了带来稳定获利,也让台泥累积了许多项跨领域的专利与技术,未来在减碳与能源的竞争中,可立于不败之地。”他形容新能源领域会是支撑台泥完成蜕变、彻底从历史角色中脱胎换骨、撑起一个全新台泥的第四只脚。

张安平也特别举例全球第一个推出手持移动电话的MOTOROLA ,2011年公司被拆分出售以及日本知名企业TOSHIBA,2023年结束在东京证交所74年挂牌交易,寓意台泥要永续经营须紧盯世界、科技与社会的变化。他指出,在台湾遭逢7级强震后,需要重新开拓道路与重建家园时,依然需要水泥的支撑,如同一万两千年前的人类,水泥依旧是人类文明的黏着剂,是构筑底层基础最值得信赖的建材。而在碳有价时代,低碳建材将成为台泥主要竞争力。

张安平认为波特兰水泥发明两百年后的此时,只剩下两种水泥产业:一种是心存观望,还停留在昨天的水泥业者,还在拼产量;一种是展望明天,笃定一直走下去的水泥业者。

台泥总经理程耀辉在今日股东会上说明,台泥是透过欧洲的荷兰控股新能源的NHOA公司,以及土耳其葡萄牙与非洲的公司,设在荷兰就是希望能够规避汇率的风险,就是自然避险,所以虽然土耳其这几年有通货膨胀跟汇率影响,经过台泥设计,对整体财务上的影响都是可控的。在完成土葡扩大持股交割后,程耀辉指出台泥正式在全球建立四大水泥基地,给台泥带来了稳定的净现金流入。

程耀辉表示,荷兰已经成为台泥海外发展的一个新的控股平台,发展低碳水泥,欧洲储能和充电桩业务,目前欧洲的储能业务,分别在澳洲英国美国南美洲秘鲁,充电站分别集中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同时在台湾的台泥储能业务,最近也进一步扩展到荷兰及杭州,和我们在欧洲的新能源公司相辅相成。

程耀辉解释:“以部门别营收来看,在2022年台泥合并营收是1139亿元新台币,其中两岸水泥占68%,能源及电力占29%,其他占3%。来到2023年,如果土葡投资,我们以拟制性回溯的合并报表来看,台泥合并营业额,就会变成接近1600亿元新台币,其中两岸水泥的占比,降至43%,土葡水泥占31%,能源及电力占24%。原本预期在2025年,台泥希望两岸水泥营收占比能降低至50%,但台泥两岸水泥营收占比已经在2023年的拟制性回溯合并报表中,体现达标。透过营收结构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波动的影响,提升营运的弹性和应对能力,也增加了台泥多元收入的稳定性。如果合并营收以地区别来看,大陆营收占比将会从2022年的44%降到2023年拟制性报表下的25%,台湾营收占比会从2022年的53%降至2023年的40%。”

程耀辉分析,在台湾台泥拥有两座水泥厂市占率32%,在中国大陆地区我们有15座水泥厂市占率是1.69%,土耳其7座水泥厂市占率16%,葡萄牙3座水泥厂市占率超过50%,而且产能利用率不到一半,这也意味着台泥在葡萄牙,结合非洲的低碳水泥原料,有足够的产能实力。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