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集团大整合之谋

来源: 来源: 中国证券网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7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引用这句话时,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博士正在表达这样的信息:作为央企的核心成员,华润将开启新一轮的转型发展。

    所以,华润集团一系列整合动作接踵而至:4月20日,华润双鹤披露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拟采用非公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赛科100%股权,这被认为是谋划已久的华润集团旗下医药资产整合重启的信号;紧接着,4月21日,在港上市的华润创业公告称,将作价280亿港元向母公司出售啤酒以外业务,华润集团消费品业务的整合也就此大幕拉开。

    重组华润创业

    4月8日,华润创业停牌。将近2个两星期后,即4月21日,华润创业资产重组面纱揭开:向母公司出售啤酒以外业务,从而战略转型成为一家专注于啤酒业务的“领导企业”。

    此前,华润创业是华润集团零售消费品业务的旗舰香港上市公司,业务包括零售、啤酒、食品和饮品。

    根据华润创业21日的公告,整个交易概述如下:母公司华润集团将斥资280亿港元,向华润创业收购啤酒以外业务,其中135.82亿港元会以现金支付,余额则通过承兑票据支付,年利息为0.94%。华润创业则宣布向股东派发特别息,每股11.5港元,同时华润集团会在交易完成及派发特别息后,以每股12.7港元向股东购入2.42亿股,购股完成后,华润集团持有华润创业的股权比例将由51.87%,增至61.87%。

    “在面对零售业调整整合的大背景下,我们高度支持华润创业战略转型成为专注于啤酒业务的领导企业。”傅育宁这样解释此次重组。言语之中所透露的信息十分明确:华润集团将深度整合其零售业务。

    财报数据显示,华润创业2014年综合营业额同比增长15.4%至1689亿港元,但亏损7.94亿港元;而2013年,其净利润还高达16.42亿港元。在分析师眼里,华润创业业绩的急转直下,是其此前着重扩大规模、轻视改善盈利能力的结果,例如收购规模巨大但利润率低的中国Tesco及金威啤酒。这种策略虽然使华润创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盈利能力持续下降。2014年,华润创业非啤酒业务税后亏损11.9亿港元。

    因此,此次以出售所有非啤酒业务的方式重组华润创业,目标很明确:扭亏。据悉,之前傅育宁曾提出一年内零售业务“扭亏持平”的目标,但从整体看,华润集团零售业务的深度整合将可能持续三到五年,这将对上市公司不利,于是做出由集团收购的决策,为华润创业实现盈利创造条件。

    华润新资本路径

    但是,傅育宁的整合目标或许更大。

    2014年4月,此前担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的傅育宁调任华润集团,接替落马的宋林任华润集团董事长一职。而之前,在招商局集团涉足的14个行业里,均分门别类按照专业化分工,形成了相应行业各子公司上市的格局。

    资产整合对傅育宁来说有过成熟的运作。当年,傅育宁也曾协助招商局集团完成了业务架构大调整,将非主业和主业中的非控制性业务进行出售,帮助招商局集团度过了亚洲金融风暴。而今,傅育宁对华润集团专业化整合的思路已经显露:在战术上,将复杂的业务资产整合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放在集团层面消化;在战略上,发挥优质资产群协同发展效应,追求通过对业务整理实现价值最大化,着重提升华润各子行业的上市公司在专业领域里的“领导力”。于是,市场看到了华润创业的资产剥离模式,也看到了华润双鹤的优化组合模式。

    据悉,在大健康领域,华润集团基本确立了保健品整合上市平台、OTC(非处方药)上市平台以及化学药上市平台,分别以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华润双鹤为主。“华润集团对于华润医药发展的重视是空前的。”傅育宁表示。此次,华润双鹤收购华润赛科及相关资产则成为集团医药资产整合的“第一枪”,将集团心脑血管、大输液、内分泌及儿科类产品的业务进行整合运作。

    显然,华润的整合以“明星”资源牵头。这次,其将华润创业改造成一家专注于啤酒业务的上市公司,其主体正是销量最大的单一啤酒品牌华润雪花啤酒。日前,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就透露,改制完成的茅台啤酒公司,已经正式移交给了华润雪花。由此,华润创业借助资本运作担纲啤酒行业“领导企业”的野心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傅育宁也在谋略华润集团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在他看来,华润应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华润创业,华润集团在港上市企业还包括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燃气、华润水泥,“华润的成长和进步始终受惠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宏观政策的红利。”傅育宁称,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对华润来说,又是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