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资讯详情

曾劲:坚持整合发展、契合发展、创新发展,实现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更新日期: 2021年04月30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金隅集团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在协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愿同各位同仁携手并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行业实现更好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202104301853578387.jpg

(曾劲 金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感谢中国水泥协会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我结合会议主题,就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整合发展,有效激发行业活力

“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在协会的组织指导下,大企业带头担当有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自律,稳中求进,经济效益、综合实力逐年提升,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行业经受住了突发新冠疫情考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进入“十四五”,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优质产能集中度不高、地域分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加之环保、资源、能源约束日益趋紧,反垄断、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的深入实施,给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未来几年是水泥行业存量优化、减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做好供给侧管控是首要任务。

结合“十三五”的生动实践,坚持整合发展,大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仍将是水泥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成功经验。一是,大企业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协调联动,加大对短板区域的统筹力度,对供需失衡地区的产能进行整合优化,提高优质产能集中度和区域市场集中度,有效规范行业竞争;二是,在整合的基础上,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持续优化供给结构,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三是,通过整合,畅通水泥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园区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供给效率,推动全链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二、坚持契合发展,深度彰显行业价值

作为基础建材行业,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契合发展大势、引领行业发展,是中国水泥行业的职责和使命,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水泥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工艺技术优势,在协会组织下,大企业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正确把握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三个辩证关系,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刻不容缓。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二是积极实施能源替代,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利用余热发电、风能、太阳能替代传统电能;三是探索原料替代,降低天然原料的使用;四是积极开发碳捕集、封存及利用的方式;五是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建议协会牵头组建减碳工作机构,集中力量进行减碳技术攻关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评估,成员单位可通过免费或付费方式,共享研究成果,提高工作成效。在过去的几十年,水泥行业主动承担责任,成功帮助钢铁、电力、石化等多个行业消纳其产生的固废和危废,并有效转化为资源或能源,在当前大背景下,更有信心坚持契合发展,在做好行业自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携手其他行业共同为国家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更大的力量。

世界水泥看中国。经过数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水泥行业在工艺和技术、装备和管理、规模和质量上,均走在了世界水泥行业前列,在碳减排、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响应国家号召,有责任、也有条件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上,继续引领世界水泥行业。

三、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增强行业动力

创新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通过转变观念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持续增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动力。

首先是转变观念理念,以创新思维适应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逐步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水泥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制造型服务转型,提高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二是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加快工业互联网与水泥产业深度融合,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生产效率。三是推动行业标准提升。充分发挥协会协调作用和大企业引领作用,提高行业工艺水平和技术标准,配套完善评价办法,推动政府部门从碳指标、能耗、排放、质量等多角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同时,我们要不断完善共建共享的行业管理机制,带头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自我管控,支持协会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做好行业自律,构建积极健康的竞合关系,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总之,金隅集团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在协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愿同各位同仁携手并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行业实现更好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