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
  • 暂无资料

南京凯盛开能第一届余热发电技术交流暨售后服务推介会议在南京召开

更新日期: 2012年05月19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5月17日,由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主办、杭锅集团杭州锅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协办的“南京凯盛开能2012年第一届余热发电技术交流暨售后服务推介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会议就余热发电的售后、技术、维护进行了交流。


会议现场

    会议开始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纪元致欢迎词。在发言中宋纪元总经理感谢一直以来信任与支持与关注凯盛开能各界人士。并希望凯盛开能在今后能够秉承科技创新,加强售后服务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纪元

    之后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国华在致辞中表示,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加强与各个水泥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体现余热发电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同时叶国华也表示非常自豪能与凯盛开能结成战略合作,为广大业主服务。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国华

    中国建材西南水泥利森水泥副总裁张雄在贺辞中感谢凯盛开能提供了这样一个行业内余热发电运的交流平台,他表示企业余热发电是水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南利森水泥今后将继续提高余热发电管理水平,把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建材西南水泥利森水泥副总裁张雄

    华新水泥余热发电部部长方茂盛在运营技术发言中提到凯盛开能承建了华新的14座余热发电电站,在投运中余热发电效率高,运营稳定,希望双方在共赢的情况下有进一步的合作。


华新水泥余热发电部部长方茂盛

    凯盛开能副总经理侯宾才介绍了凯盛开能的余热发电,他就余热发电的技术发展方向及行业发展趋势做了系统阐述。


凯盛开能副总经理侯宾才

    凯盛开能质控与后期服务部部长占建波做了“凯盛开能流程化系统化的售后服务体系平台推介”的主题报告,他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凯盛开能针对客户的系统化售后服务平台。


凯盛开能质控与后期服务部部长占建波

    盛开能投资管理部主管万学忠与大家分享了“与水泥厂有关的节能补贴、优惠政策”,通过介绍后,大家对国家鼓励余热发电等其他水泥企业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山铝水泥科长蒋利华介绍了山铝水泥余热发电精细化管理经验,他介绍说,山铝水泥在凯盛开能的协助下,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余热发电管理规章并落实至各细节,真正做到了精细化管理,蒋科长还就某些运营运营案例做了分享,许多代表对山铝的经验深以为然。

    凯盛开能的技术中心研发部研发工程师刘学炉介绍了公司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技术及相关应用前景。

    华新赤壁熟料分厂厂长吴俊华带来了华新赤壁的余热发电运营管理经验,他介绍,从2009年7月至今,华新赤壁的4000t/d生产线累计发电1.9亿千瓦,落实三级巡检制度,并将余热发电与窑操作岗位相结合,共同管理考核。他还与大家分享了实际操作常见故障及排除经验。

    凯盛开能的市场经营部节点板块工程师沙学松做了“节电技术和节电工程”的演讲,沙学松介绍了变频调速节电技术、无功补偿节电技术等前沿科研成果。关于节电工程有照明节电工程、能源监控信息系统、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手段可以实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节电效果。

    下午会议首先是凯盛开能工程设计部部长方明详细介绍了凯盛开能在余热发电设计的技术亮点,凯盛开能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专利的一体式AQC余热锅炉,复合式空冷系统和篦冷机取风设计也是凯盛开能能在国内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占据接近20%份额的法宝。

    锅炉和汽轮机是余热发电的核心设备,余热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维护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余热发电机组效率。杭锅集团技术部部长瞿云富、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设计处主任潘洪涛和东风电气集团东风电机设计部电机室主任徐大江分别介绍了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维护和运行管理经验。

    会议还就余热发电其他关注热点进行了交流,凯盛开能质控与后期服务部副部长蔡淑桂主要讲解了余热发电关键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典型故障案例分析;凯盛开能项目管理部高级调试工程师史效武介绍了化学水处理维护和运行经验;凯盛开能余热电站站长王鹏分享了余热发电提高发电量的实际操作经验。

    在18日上午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讨论分为3组 工艺组、电仪组、新技术组,讨论后会议圆满结束。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