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文化

  • 暂无资料

北京水泥厂:服务首都城市功能 引领行业环保转型

更新日期: 2014年11月13日 作者: 郭凡 来源: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 【字体:
摘要:北京水泥厂20多年从水泥产业转型环保产业的历程,是北水新文化不断成型和发展的历程,从文化管理到转型发展,体现了党政共管、上下同欲、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政府好帮手、城市净化器”。

    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水泥厂)地处首都上风上水的昌平区。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开工建设之前,就经历了长达十七年、关于北京要不要上水泥项目几上几下的论证。借助首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申报奥运会的强劲东风,北水以强烈的环保责任感于1992年破土动工。

    北京水泥厂隶属北京金隅集团(股份)公司。年产200万吨优质水泥,供应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工程,如奥运鸟巢、国家大剧院、东方广场等;同时,每年协同水泥窑处置20余万吨城市工业废弃物,包括5万吨城市危险废弃物、10万吨城市污水厂污泥和10万吨污染土。在从传统水泥企业向都市环保型企业转型过程中,北京水泥厂既取得了物质成果又收获了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曾荣获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这些离不开企业文化所催生的精神力量。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理念创新,不断创造经济增长点

    北京水泥厂在建厂初期,领导班子就提出了“团结拼搏、乐意奉献、勇于成功、志在一流”的企业精神。在企业22年的发展历程中,各界领导班子始终遵循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实现了企业清洁化生产水泥,环保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一)创造多个第一的清洁化水泥生产企业

    1992年—1998年的建设与生产阶段就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是第一家采用粉煤灰双掺工艺、国内第一家选用袋式收尘器的水泥企业,并成立了专业化环保队伍,将巡检、定检、维修纳入日常管理,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强化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了水泥生产清洁化。全厂粉尘排放低于30mg/Nm3,窑尾粉尘排放仅为5.1730mg/Nm3。并率先开展清洁化生产审核的水泥企业。打造了一家对内是样板、对外是窗口的清洁企业。

    (二)转型发展的都市环保企业

    思路决定出路。公司领导班子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判企业环境,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前瞻性、创新性地将废弃物处置与水泥生产工艺紧密结合,引领企业走上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1999年,北京水泥厂开始探索如何使企业能够长远在首都发展下去,为此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历程,以孜孜以求、永不满足现状的目光探求着新的商机。同年,成立了北京红树林环保公司,开始致力于利用水泥回转窑对工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处置工业废弃物经验,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经过三年技术攻关,跨越了处置技术研究、预处理工艺设备创新等突出障碍,成功地把国内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废弃物预处理技术、把水泥熟料煅烧技术与工业废弃物处置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并在国内率先制定了利用水泥窑焚烧处置危险工业废弃物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空白,企业也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水泥行业实践循环经济的典范。

    2005年,建成国内第一条环保示范线,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多条废弃物预处理线,都是由北京水泥厂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可规模化处置工业废弃物,同时还可处置部分危险废弃物。2006年初,环保示范线成功投产,实现了建材行业、环保产业的顺利对接,北水为首都城市建设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新的贡献。当年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确立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007年公司一举摘得中华宝钢第四届环境大奖——企业类最高奖项。

    (三)服务首都城市建设的国有企业

    2009年,建成我国首条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示范线。该项目主要包括供热系统、污泥干化及蒸发液冷凝系统、污水处理等三大系统,通过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含水率80%以上)进行烘干,使其含水率达到30%左右后送入窑内焚烧处理,年处置能力占北京市污泥产生量的1/6,可较好地解决首都生活污泥处理难题。同时,干化后的污泥可以直接进入水泥生产系统,既可利用干燥污泥的热值、又可使其残渣得到高温煅烧成为水泥熟料的组分,作为原料和燃料被循环利用,且对水泥质量没有影响。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直接送入水泥窑内高温解毒。处置过程中蒸发的污水经冷凝、脱盐、脱油、脱氮、生化处置后作为中水被再利用。干化后的污泥呈颗粒或粉末状,体积仅为原来的1/5~1/4,剩余的有机质可作替代燃料,既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减容和无害化处理,又可用热交换装置回收热量来供热采暖和发电,为城市生活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稳定化处置提供了一个安全模式。

    2013年,按照国家绿色矿山规定,对自有石灰石矿山——凤山矿制定了相应建设规划,严格执行“六化”(采矿生产工艺过程规范化、生产过程低尘化、生产作业机械化、生产调度信息化、矿山环境绿色化、生产过程无废化)和“四体系”(建立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系统)相关要求。经过近两年的持续投入和努力推进,凤山矿整体面貌显著改善,于今年8月份顺利通过中国矿业联合会现场验收,成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也是唯一的水泥矿山。实现了“安全、健康、绿色、和谐”的矿山建设目标。

    2014年,针对北京水泥市场疲软情况,采取“减产增废”措施,通过建设污染土热脱附项目,实现“以废治废”,即利用部分具有热值的废弃物热量来烘干污染土等废弃物,进一步提高企业废弃物处置水平和能源利用水平。

    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一片黄土地上开始清洁化生产水泥,到成立红树林公司开始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工业废弃物探索与实践,北京水泥厂实现了传统水泥企业向环保企业的转型,特别有思路的北水人和特别敢创新的文化氛围是支撑企业不断实践,勇攀高峰的基石。

    二、技术创新,人才支撑持续发展

    走发展环保产业、实践循环经济的道路确定后,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撑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自主研发为主,引入外力合作,共促技术进步

    创新的道路上,技术创新始终是核心。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工业废弃物的探索中,敢为人先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置工业废弃物的生产线和浆渣制备焚烧系统、燃料替代系统、废液处置系统等工业废弃物预处理系统,并获得《工业有毒有害废液的处理方法》等21项专利。这些专利及技术,无不与处置废弃物密切相关。公司建成的全国首条处置城市工业废弃物环保示范线,可处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9类中的30类(如废酸碱、废化学试剂、废有机溶剂、废矿物油、乳化液、焚烧处理残渣等),年处置北京市90%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类别和处置规模为全国最全最大。

    同时,积极与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外专家合作,全面开展废弃物协同处置技术和装备研发、实验。由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授权的国家级实验室,具备开展检测服务的技术能力。公司环保示范线工程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之一;利用水泥窑焚烧废弃物技术研究项目和处置城市污水厂污泥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同时,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联合承担了北京市科委“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污水厂污泥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的科研项目,完成了其中的“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污水厂污泥项目关键技术研发”的课题,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此外,公司还与挪威环保专家开展污染土处置等项目研究。

    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今年截止到9月底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就达36条。每年公司技术委员会集中评选,并在下一年度职代会上予以表彰。形成更多职工参与技术创新的氛围。

    (二)构建人才梯队,提供发展空间

    人才是企业的源动力。公司以“专家型员工、导师型领导和学习型企业”为目标,多渠道多方式构建人才梯队,奠定了企业发展基石。22年来,先后产生北京市劳动模范3人,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2人、首都劳动奖章3人以及多名北京市高技能人才。同时,公司向金隅集团系统内各单位输送80余名骨干。

    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大胆选用青年人才担当管理、技术、项目重任,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众多“80”后青年人才担当了重任。公司拥有北京市总工会命名的王义春创新工作室,年仅28岁的王义春带领工作室人员大胆创新,有效实现了企业研发中心与废弃物处置现场的密切结合,使企业研发-试验-生产形成闭环, 2014年,以该工作室为核心,共申请专利2项、获得1项,还开展了《污染土热脱附》、《污泥干燥塔》、《中高热值废物替代燃料项目》等多个项目。公司还制定了职工学习激励的实施意见,鼓励职工自主参加各类培训,与工资晋级挂钩,鼓励职工岗位成才。积极响应北京市总工会“学分银行”计划,投资40多万元,支持71名职工报名参加“学分银行”计划,最大限度实现一线职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双提升”。

    三、文化落地,营造凝心聚力发展氛围

    以文化人、育人塑魂。公司党委致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责任、信用、尊重”的金隅价值观与员工价值的紧密融合与共同体升,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构建人企价值共创的责任共同体,人企价值共融的情感共同体,人企价值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员工“我是金隅人、北水是我家”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我与企业共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建设发展、和谐、幸福的企业。

    (一)实施凝心聚力工程

    按照金隅集团党委《凝聚力系统工程实施意见》总体要求,制定可行的办好事、办实事措施,凝聚职工。领导班子成员都有所联系的一线班组,倾听意见、指导工作;每年坚持开展党员主题教育,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的同时,走进金隅先进单位学习交流,增强党员爱岗敬业意识。积极改善员工生产作业环境,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为生产岗位休息室全部安装了空调;每年组织职工健康检查;投入百万余元用于职工公寓、职工浴室、车间休息室的新建改造,使职工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尤为关爱女职工,每年专门投保“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计划”,并组织专项体检,保障女工权益;建有完善的职工帮扶机制,对困难职工、子女上学、职工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生活困难等关乎职工切身利益之事,企业都给予及时帮助;公司有阅览室、健身房、棋牌室、乒乓球室、电教室、书法室、篮球场、足球场等,结合每年国庆、厂庆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月活动,工会、团委更是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月有活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文体活动既为职工工作“减压”,又培养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集体意识。

    (二)全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鉴于北京水泥厂协同处置废弃物可能存在的生产安全风险,公司尤为重视安全文化。2010年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创建工作,以“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为企业安全价值观,形成了安全文化建设体系。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了以安全文化温暖人、感化人、激励人的目标。一是将家庭温暖融入企业安全;二是全覆盖式安全培训让职工感受到是最大“福利”;三是构建安全网络平台、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演讲等提高员工自觉注重安全的意识;四是通过评选“安全先进班组”、岗位自查、车间周查、公司月查等形式,提高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公司刚刚获得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2013年度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三)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2005年以来,公司每年承担着北京市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处置价值超亿元的北京市公安局收缴的毒品、过期药品、问题奶粉等。奥运会期间,北水成为北京及周边唯一一家不能停产的水泥企业,顺利完成了奥运期间生产水泥28449吨、处置工业废弃物1464吨的任务。由北水创新发展而形成的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公司业已成为金隅环保的品牌与支柱企业。北京水泥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主动承担起处理城市废弃物、净化城市的社会责任,受到了政府及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各级领导及美国环保总署署长、挪威环境与发展大臣等国际组织也多次到企业调研、参观,对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给予了充分肯定。

    北京水泥厂20多年从水泥产业转型环保产业的历程,是北水新文化不断成型和发展的历程,从文化管理到转型发展,体现了党政共管、上下同欲、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政府好帮手、城市净化器”。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