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2017新年献辞

更新日期: 2017年01月11日 作者: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 乔龙德 【字体:
 
    金鸡唱晓,一元复始。在这辞旧迎新、喜庆吉祥的时刻,我代表中国水泥协会向全国水泥行业的广大干部、员工和家属致以新年祝福;向关心和支持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大家应该还记得,2015年中国水泥行业进入了最艰难时期,全行业利润仅为329.7亿元,不足2014年的一半,企业亏损面达到35%,多年以来大家担心的问题终于出现了,究其原因,是发展方式转变慢,供给侧出了问题。水泥行业发展到了今天,虽然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但水泥行业不是不发展,而是开始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要改变与停止简单的以量的增加为发展的路径,停止中低端的发展,向中高端产品、特种功能产品、特种水泥领域、新的需求等方面发展。
 
    2016年5月,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为水泥行业明确指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水泥行业无论是发展方式的雷同和以中低端为主的发展模式,还是严重过剩以后出现的经济增长下行、效益下滑,其核心与要害都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泥行业盲目地一贯制地简单雷同地重复发展,忽略了适时转型,忽略了新的需求开发和新技术装备的研发与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供给侧结构的改革要求我们全行业要充分认识到过剩后不是不发展,不是消极地等待已有的需求减少,而是减少量的增长,实现质的提升,向新需求、高端发展;增幅减少了并不是减轻了发展的压力,而要转向新需求,发展的要求更高了,压力更大了。
 
    幸运的是水泥行业在中央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在国务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方针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鼎立支持与帮助下,全行业尤其是在大企业的带动下,各级协会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遏制产能继续增长,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的一系列政策,全行业举“去产能、补短板”的大旗,集加快“两个二代”技术装备研发与限制新增长、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并举,错峰生产,限产保价和行业自律并举,将企业利益寓于行业利益之中,以行业大局和社会责任作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统一与凝聚了水泥行业的力量。
    
    特别是34号文出台以后,中国水泥协会联手各省市自治区水泥(建材)协会,召开多场市场论坛会议,全力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区域市场协调,促进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水泥企业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认识统一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由此全面推进,积极开展区域市场治理,开展行业自律,全面推行限产错峰生产。自三季度以来量稳价增,水泥行业2016年全年完成5 0 0亿元利润的目标已经有望实现。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2017年,水泥行业发展向新高端转折,结构调整“去产能”、“补短板”有实质性的突破;限产保价行业自律更加规范有序。在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经济效益再有较好增长。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攻关及达标以2025中国制造为牵引,2017年全部完成。主要水泥技术装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已有攻关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在热耗指标、替代功能、窑炉功能和智能化、环境水平等方面再有提升,使中国制造达到50%。以能耗、环保、质量、安全为标准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进一步细化并开始实施;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停止生产;以低碳水泥为标志的特种水泥开发增加品种并实现持续生产;通过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和停止低标号水泥生产使产能利用率向靠近80%迈进;前10家水泥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60%左右;推进一大批企业,尤其是前十家企业及所属子企业节能减排达标,60%企业的节能减排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规行约进一步修改与提升,行业自律更加规范有序,地区性的水泥投资公司、区域性的产能相互置换,大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试点要有突破。全行业利润总额比2016年再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巩固好稳增长、增效益取得的成绩,保持住来之不易的经过大量工作而扭转过来的好势头。面对新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以更有担当的勇气、以更加努力地工作,迎接更有挑战、潜在更大成绩的2017年。
 
    祝愿中国水泥明天更美好!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