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湖北水泥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更新日期: 2020年04月01日 作者: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张 兵 刘伏光 中国水泥协会 李金健 【字体:


摘要: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家环保治理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行业自律意识增强,湖北水泥行业逐步从“寒冬”走向“暖春”,无论是经营效益,还是发展质量,行业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但是,制约湖北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去产能工作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产能过剩的现状未根本扭转,支撑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唯有更加坚决地推进湖北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去产能,加大高端、优质供给力度,强化绿色转型,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湖北水泥行业方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一、湖北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一)经营效益情况


近年来,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行业自律增强、市场需求稳定,湖北水泥行业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2018

年,湖北生产水泥1.07亿吨,同口径同比增长0.6%,全口径同比减少3.75%,占全国水泥产量21.77亿吨的4.92%,位列全国第12位。[1]与近10年中水泥产量和效益最好的2014年相比,2018年在水泥产量同比下降8.55%的前提下,不仅实现工业产值和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成绩,而且行业整体发展质量继续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延续着良好发展势头。


湖北水泥制造业近四年规模以上企业整体利润增长情况[2]


(二)产能质量情况


近年来,葛洲坝水泥、华新水泥、京兰水泥等行业骨干企业通过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主动淘汰低效、无效熟料产能835.7万吨,并带头关停了一批产能小、耗能高、市场竞争力弱的粉磨站,有效推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产能结构更加优化。目前,全省水泥熟料生产线60条,年熟料产能6199万吨,4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33条,占比55%,高于全国45%的水平。[3]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两大区域龙头企业熟料产能占比59%,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京兰水泥、亚东水泥四家企业的熟料产能集中度超过70%,高于全国产能规模前十企业的水平。


(三)绿色发展情况


2018年,全省水泥行业59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累计错峰停窑3142天,减少燃煤消耗148.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10.29万吨、氮氧化物9049吨、二氧化硫513.18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4]


湖北水泥行业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机遇,依托水泥窑的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切入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领域,与水泥业务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京兰水泥已在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黄冈、荆门等地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10余条,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年处置生活垃圾、污染土、污泥、漂浮物、危废等总量位居全国前列。[5]


二、湖北水泥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需求下行


近三年,虽然全省水泥行业经营效益保持稳定增长,并达到历史高位,但这无法掩盖产量绝对值减少的现实。随着国家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基建投资增速下降,对水泥刚性需求减少。中央继续强调“房住不炒”定位和落实长效调控机制,加之金融监管依然严厉、地方政府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减,房地产市场进入降温通道,投资增速回落。受资管新规等政策从严影响,PPP发展进入规范收缩时期,落地速度放缓,这些都会造成市场刚性需求减少。


(二)产能过剩仍然严重


近年来,虽然全省水泥行业在去产能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新增产能投产,将落后产能置换为先进产能,低效、无效产能借助市场形势好转纷纷开机生产,不仅对冲了去产能工作成果,而且变相加剧了产能过剩。即使实施错峰生产减少了熟料和水泥产量,但是依靠减产量不减产能的方式,治标不治本,无法彻底改变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根据中国水泥协会《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8~2020)》要求,湖北水泥行业要在三年内实现600万吨去产能目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实施意见》要求在2020年将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6000万吨以内,而距离此目标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市场形势持续向好,去产能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大。


(三)产能结构和高端供给不足矛盾仍然突出


虽然湖北4000t/d及以上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大量产能规模较小、设备陈旧、节能降耗效果较差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存在,制约了行业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此外,32.5级水泥销售市场占比偏高,与发达国家近20%的占比相距甚远,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极大地影响了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面临更加严峻的环保压力


随着环保被置于空前未有的政治高度,中央从环保政策密集出台到环保督查力度不断加大,水泥行业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虽然省内一些重点骨干企业投入大额资金深化环保治理,并且取得较好成效,但是相当数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无论是在能耗管控成效,还是环境治理水平,均较日趋严格的节能减排规定和环保治理要求有一定差距。


(五)科技创新短板明显


与国际国内标杆企业相比,全省水泥行业无论在科技创新意识和资金投入,还是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运用,亦或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深度融合,均存在较大差距,行业整体科技含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湖北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举措


(一)大力推进去产能


水泥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去产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这是水泥行业实现“瘦身健体”的根本前提。


一是严控新增产能,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水泥熟料产能项目。产能置换项目应本着减量原则,并将跨省置换和2000t/d以下规模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纳入禁止置换范畴,在实施产能置换过程中,政府、协会、企业应加强监督,防止低效无效产能死灰复燃和“批小建大”变相增加产能。


二是积极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严格质量、环保、能耗、安全标准和信用约束,坚决淘汰规模小、工艺水平低、安全环保不达标、能耗高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促进产能结构持续优化,推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大企业应加强市场整合,提高产能集中度,带头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与政府密切沟通,力促政府设立去产能基金,推动去产能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确保按期完成水泥行业三年去产能行动计划和湖北产能控制目标。


三是严格执行错峰生产。全省水泥窑线企业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3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等国家有关错峰生产的规定,严格按照湖北省《关于2019年全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计划的通知》要求执行到位。大企业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中小企业要积极跟随,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好。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应适当减少停窑时间,降低对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污染土壤等处置影响。


(二)不断提高供给质量


减少低端产品供给,扩大高端产品生产与供给是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建筑质量和建筑使用寿命等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高端、品质、个性化的建材产品。在市场由满足一般需求向满足高品质需求转变的前提下,全省水泥企业应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面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要求,紧跟市场高端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着力减少32.5级水泥产品生产和供应,扩大42.5及以上高等级水泥制品供应,加大家装水泥、特种水泥等高端、优质、个性化产品供给,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及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增加水泥产品的附加值。


(三)持续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全省水泥企业应增强政治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要求,将环保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积极引进应用环保设备和环保技术,加紧实施环保技改和散排点治理,切实按照“绿色工厂”标准推进美化、亮化工程。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处置、装配式建筑、建材服务业务等领域进行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提高绿色发展能力。


(四)不断强化创新驱动


水泥行业虽然是一个发展了200多年的传统行业,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失去了科技创新的空间,与此相反,近些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水泥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二代技术”成果不断涌现,进一步提升了水泥行业科技含量。因此,水泥行业应正确认识行业科技创新,密切关注国内外科技前沿,在资金、人才、物质等方面加强资源配置,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的“高地”。聚焦智能制造、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发,积极推动智能协同控制等先进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集成应用;大力在生产环节推广应用高效脱氮脱硫技术、高效粉磨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包装系统、智能化除尘装备等先进的技术装备,积极打造智能工厂,不断提升全行业科技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用科技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注释:

[1]中国水泥协会和数字水泥网资料。

[2]湖北省统计局数据。

[3]张兵.湖北水泥行业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之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

[4]湖北水泥工业协会资料。

[5]张兵.湖北水泥行业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之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