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市场

上海:水泥需求仍高 拉动价格上扬

更新日期: 2006年11月03日 【字体:

水泥需求仍高 价格低谷徘徊 周边地区热销 有望拉动上扬

一、 上海水泥消费需求持续维持较高水平

      受国内较好的经济环境影响,2005年及2006年1~8月上海市水泥消费需求持续维持较高的水平。

      2005年水泥消费量在2,548万吨,其中外省进沪水泥1,549万吨,同比上升11.13%;上海市水泥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996万吨,同比上升0.70%;中转水泥184万吨,同比下降26.70%。

      2006年1~8月水泥消费量在1,675万吨,同比上升7.90%;其中外省进沪水泥1,055万吨,同比上升11.96%;本市生产水泥620万吨,同比上升1.63%;中转水泥90万吨,同比下降25.85%。

      今年1~8月上海市水泥消费量、产量、外省进沪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水泥消费量上升近8个百分点。中转水泥量下降,主要是近来江浙一带新建水泥厂都在河边,为降低运输成本,直接将水泥送到砼拌站,减少中转环节。

      二、 上海及周边省份在上海水泥市场销量

      2006年1~8月上海市产销水泥620万吨。周边省份在上海水泥市场销量1,055万吨,从进沪水泥的历年数据可以看出江苏、浙江、江西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安徽则以长江运输便利的条件,进入上海水泥市场的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而山东和湖北在上海的水泥销量比例在下降。

      在“十五”期间,各地区的水泥结构调整使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浙江、江苏、安徽的一些企业发展很快,规模迅速做大,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扩大了市场的销售半径。

      三、 外省主要水泥企业进沪销量

      2006年1~8月外省进沪水泥前12家企业在上海销量495万吨,占进沪水泥销量的30%。

      根据近年进沪水泥的企业销量数据可以看到:

      浙江湖州中利达集团连续两年夺冠,在100万吨以上,今年有望达到150万吨;
      江苏常州盘固也一直保持第3的位置;
      江苏盐城磊达从2005年的第2下降到今年的第7;
      江西亚东从去年的第7下降到今年的第12;
      江苏溧阳金峰从去年的第8下降到今年的第13;
      江苏镇江嘉新因去年市场走低,今年调整战略,以出口为主,已不在名单的前20名中;
      华新水泥股份由于湖北水泥市场热销,今年没有进沪。

      今年江苏、湖北和江西水泥市场都有上好表现,所以这些省份的企业在上海的水泥销量有所减少。

      四、 本市主要水泥企业在沪销量

      2006年1~8月本市企业大部分的水泥销售情况变化不大,嘉新港辉受总部市场销售调整,在上海市场销量锐减。

      五、 水泥市场预测

      长三角水泥市场是国内最大且最为活跃的城市水泥市场,被称为国内水泥市场的风向标,至2004年末市场下滑后,随之拖累了周边市场。目前,由浙江省各级水泥协会牵头、企业积极参加、政府支持的价格协调会已使水泥市场恶性竞争的局面有所改善;江苏省今年的水泥市场需求旺盛,明显要好于去年,价格有所回暖。

      上海市由于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因而成为众多企业的目标市场,以至竞争更为激烈,使价格一直低迷。随着周边市场转暖,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扬的局面,因而压缩了进沪的水泥。根据最新消息,上海已上调水泥价格。

      2005年水泥企业间的无序竞争给全行业所带来的损失,已为行业所共识,新疆、北京、浙江等地区以各种方式展开企业自律活动,以获取企业合理的利润。

      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拉动了对水泥的需求,面对这样的市场,水泥企业都有义务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2003年的暴涨与2004年的暴跌都会从不同角度给正在健康成长的水泥工业带来负面影响。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华东地区市场会好于去年,上海市场在周边地区的影响下也将走出低谷。

      根据上海市“十一五”开局前三年的任务,预计2007年上海市水泥消费量和前两年2,500万吨的水平持平。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下,也需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十一五”期间结构调整仍然是水泥工业的主旋律,加快造就大型企业集团,提高集中度等,都是为了稳定市场秩序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各地水泥行业同仁的积极努力,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会有一定的市场上升空间。

来源:数字水泥网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