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群雄逐鹿粤桂市场

更新日期: 2006年11月21日 【字体:

      【本网讯】广东、广西两地在“十五”后期突然发力,兴起了水泥生产线的大规模建设热潮。与全国其它地方不同的是,两地水泥市场具有以下特征:

      消费市场集中

      珠三角地区所属9个地级以上市,其中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在1,000万吨以上,其中广州已达到2,000万吨;惠州、江门在400万吨;珠海、肇庆、中山在300万吨左右。

      粤西的湛江和茂明是工业重镇,大型钢铁和化工基地坐落于此,“十一五”期间将会有很大发展。

      广西区最大的水泥消费地区南宁、柳州和桂林沿铁路一线,消费量分别为 500万吨、300万吨和250万吨。

      交通运输便捷

      两广地区的铁路和公路系统都十分发达,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流经两广的西江流域和在广东省境内的北江,西江目前的船只通航能力在1000吨,明年有望达到2000吨;北江也在努力,通航能力争取达到500吨。

      江河通航的优势已被海螺运用的淋漓尽致,西江水系的航运条件仅次于我国的长江水系,西江将继长江流域成为我国的第二“黄金水道”,借西江还可和直接海运相连,使运输距离加以延伸。

      基地建设规模化

      广东、广西虽然比华东地区的水泥生产线建设晚了一个节拍,但是在充分研究分析了华东地区生产线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水泥生产基地的布局做出了详尽的规划,并有计划地推进实施。
广东分别规划建设3000、3000和2500万吨级的粤北、粤西和粤东基地,锁定珠三角地区为目标市场。

      广西建设桂林 —— 柳州 —— 南宁铁路沿线水泥生产基地,目标为沿线本地市场;建设西江沿岸水泥生产基地,将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西地区作为广西水泥工业的重要目标市场。

      生产装备大型化

      两广地区的最大特点是以5000t/d 为主流生产线,其原因是:广东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水泥消费市场,市场规模在7,000万吨左右,这么大的市场规模,最适合于大企业集团发挥其规模效益;两广地区都有储量丰富、品位高的石灰石资源,所以最具效益的5000t/d 生产线便成为各厂家首选。

      集团云集各显神通

      目前广东、广西两省可谓是水泥大企业集团云集,两岸三地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海螺、台湾水泥、华润水泥都在此投下了巨资;央企中材料集团在收购天山股份后,不甘落后,急速调兵遣将,将其主力阵容调赴广东云浮,注入资金将停工两年的云浮天山项目重新启动,随即又和当地的水泥龙头老大亨达利迅速达成共识,组建了中材亨达利。

      2002年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曾戏称广东的水泥企业在睡觉,外边的企业都到了家门口,而广东的本地企业似乎还没有感觉。当海螺三条线几乎在一夜间拔地而起,本地企业才真正感到了外地的“狼”不是来到了家门口,而是已深入腹地。于是塔牌、越秀(本地、外资两重身份)、光大(房地产)开始加快了水泥生产线建设的步伐。

      海螺水泥

      海螺是内地的龙头老大,“十五期间”在华东地区大展手脚,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其战略思想既超前又实际,取得的成果已被同行所公认。而后,锋头急转,挥兵直入两广地区。

      海螺在广东粤北地区一口气建了7条5000t/d生产线,让业内人士为之震惊,众说纷纭;在广西全方位布局,桂林兴安主打桂林市场,可延伸至柳州;崇左扶绥以南宁为目标市场,也可通过防城港出海;玉林的北流和兴业左右环顾,即可通过西江直下珠三角,又可沿铁路、公路取道粤西的工业重镇湛江和茂明。

      郭文参——已将“重兵”布局长三角和珠三角,可以说下面的好戏还在后头。

      台泥集团

      台泥是台湾水泥的一面旗帜,在台湾水泥业独占熬头,新上任董事长辜成允看准大陆水泥市场的崛起,当机立断进军大陆市场,上演了海峡两岸水泥业的一出好戏,它定位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台泥在广东英德和海螺隔江向望,在广西贵港和华润同处一方,各建4条5000 t/d生产线,可见其决心之大,横刀立马极具大将风度。

      台泥在大陆的目标是:2008年底产能超过2,000万吨,稳坐华南地区第一把交椅,并跻身大陆水泥业前三强之列。

      华润水泥

      具有中外资双重身份背景的香港华润,从房地产、建筑商、砼搅拌站沿产业链一路做到水泥,可谓雄心勃勃。虽然他们是新军,但他们有在香港资本市场和在众多行业经营的丰富经验。从和他们的接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既有在西方市场摸爬滚打的精明,又有对大陆环境的熟悉和了解。他们首先从市场着手,布局东莞粉磨站。然后,马不停蹄地将广西最好的石灰石资源一并收入囊中,先后在贵港和南宁地区大规模建线。从水泥制造与运输成本考虑,提出在特定环境下,“生产基地 + 散装水泥”模式,直接将水泥送到客户手中。

      新上任的董事长周俊卿为女中豪杰,提倡团队精神,做事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从她的谈吐中,可以洞察到华润的战略绝不仅只在两广地区。如何将两岸三地的水泥概念再重重写上一笔,我们将刮目相看。

      中材料

      中材料是央企,最大的动作是在收购天山后,发力向粤西地区投入巨额资金和重兵,并迅速和当地水泥大佬 —— 亨达利结成战略伙伴,在短期内就将两条5000t/d生产线重新恢复建设并投产,可见其决心。

      旗下的云浮天山公司进入十月份以来,围绕下半年生产任务目标,积极开展攻关和竞赛活动,向月产15万吨发起冲刺,十月份公司一举拿下了15.11万吨的月新纪录,各项生产指标再次刷新,实现了调试中的历史性的突破。

      塔牌水泥

      塔牌水泥是当地的老牌企业,从立窑做起,以质量为企业生命线,在广东水泥市场口碑上好,赢得用户信誉。在坐稳广东东部市场后,走出梅州,挺进珠三角,在惠州龙门投资建设两条5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其中一条已经投产。

      塔牌水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一越成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29的大型企业集团,其经营功底可见一斑。对于塔牌水泥向西扩展,钟烈华董事长认为,塔牌集团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已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实施跨区域发展已是水到渠成的事。

      越秀集团

      目前越秀集团在广州花都有4条新干生产线,与世界水泥十强德国海德堡合资,投资建设越堡6000 t/d 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于2005年4月投产,曾达到过7200 t/d;

      矿山距工厂9公里,通过皮带廊运往厂区,熟料用煤通过4~5万吨级轮船由秦皇岛运往黄浦港,水泥市场近在咫尺——广州,最具运输优势。

      下属珠江厂计划再建2条4,000 t/d 新干生产线;将形成1,000万吨的水泥生产能力,由于其矿山资源、市场都离生产线不远,加之其为珠三角的本地老牌企业,市场价格售价一直高于其他企业,在本地区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集团总经理赵思源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狠抓技术、节能和质量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越堡生产线采用高技术含量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为此,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赵总表示:市场的波动起伏是正常的,越堡有着长远的发展规划,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对策。越堡的优势来自产品的优质和服务。

      光大水泥

      惠州市光大水泥企业有限公司是进入水泥行业的新军,以前是惠州地区最具实力的房地产商,准备建设4条5,000 t/d 新干生产线,在分析市场后调整了计划,在龙门先期建设两条5,000 t/d 新干生产线,第一条在今年建成投产,第二条正在建设之中。

      旗下有混凝土搅拌站两家,每年自用水泥在80万吨左右。

      光大水泥常务副总经理表示戚旺桃表示:我们是进入水泥业的新军,水泥业是主业房地产的延伸,惠州是我们的核心市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需要高质量的水泥,我们用新型干法生产的水泥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环球水泥

      惠州环球水泥有限公司为台湾第二大水泥生产企业环球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于2003年落户惠州龙门县平陵镇,2005年11月3,200t/d新干生产线投产,计划再建一条5000t/d新干生产线,届时可年产水泥300万吨。

      台湾环球水泥总经理李国栋曾对台湾传媒表示,台湾的水泥制品已走过了四十年,以后只能看大陆。环泥之所以敲定惠州设厂,主要是基于矿区品质、市场腹地广大、交通运输距离一百公里内,以及惠州市提供优惠电价等四大优势。尤其,广东省全年水泥需求达六千万吨,相当于台湾的四倍、日本全年的总需求。

      可见环泥对广东市场寄予厚望,环泥在惠州站稳脚跟后,必将进一步加大其在广东的投资力度。

      结后语

      珠三角是我国最大的水泥市场,众多的企业大集团云集此地,起点高、规模大、装备精良,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后来者居上,将上演一场水泥市场角逐战。
两广地区的水泥企业布局不仅渗透了企业谋划者的良苦用心,政府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也为此绞尽脑汁,既要从各自的角度摆平资源、市场、运输之间的关系,又要考虑能源、环境的制约因素。
但是市场是变化的,角力者是变化的,如何成为市场真正的主宰者,用雷前治会长作为结后语是最好不过了,“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胜利者”。

来源:数字水泥网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