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创新高之下暗流涌动 水泥企业酝酿变革

更新日期: 2007年07月31日 【字体:

      “基于行业产能快速增长、价格回升和成本相对降低等利好因素,水泥行业工业产值再创新高。在收入增幅大于产能增幅的情况下,下半年产值还将继续走高,有望刷新去年行业利润150亿元的纪录。”数字水泥网执行总裁刘作毅在和记者谈及上半年水泥企业运行情况时,连用了两个“新”字。

      根据水泥协会的初步统计,2007年上半年,水泥产量约4.88亿吨,同比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利润约50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刘作毅将诸多水泥企业上半年继续飘红的原因归结于企业微观层面的总体向好以及政策宏观层面上的有序引导,其中以国家重点扶持的60家水泥企业为主导。

      在行业景气周期之内,众多大型区域性水泥企业集团纷纷进入快速发展和上升通道。一片繁荣景象之下,水泥企业也酝酿着一轮深刻变革。

   海螺领跑企业“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6月18日,海螺集团在湖南常德石门的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开工,这是海螺在湖南建的第三家厂。按其规划,这里还将建设另外一条日产5000吨线。完工后的石门海螺,将达到320万吨/年的水泥粉磨能力,海螺集团计划把它建设成为湖南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并为之配建1.8万千瓦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10万吨石膏中转站,这是海螺集团继续深入华中地区的又一举动。上半年,海螺集团在湖南、江西、安徽和广西掀起了新一轮建线高潮。

      截至目前,海螺集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拥有49个大大小小水泥生产和配套子公司。依托庞大的海螺系子公司和分公司,海螺水泥依旧领跑国内水泥行业。

      海螺集团还试图比肩国际水泥巨头,其意图明显地体现在资本运作上。6月25日,海螺水泥发布公告称,拟公开增发不超过2亿股股份,发行价格将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A股股票的均价,本次筹资目标共计120.3752亿元,其中62.28亿元用于现有安徽荻港、池州,江西弋阳,湖南石门、双峰,广西扶绥、北流等水泥生产线的技改,32.85亿元用于旗下18个水泥生产企业的余热发电项目。此外,海螺水泥还将投资安徽海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水泥装备及备品配件加工中心等项目,以及优化财务结构和偿还银行贷款等项目。这是海螺水泥在新型干法和余热发电领域继续抢占制高点的又一举动。

      以海螺集团为代表,名单内的60家重点水泥企业纷纷在各自区域甚至全国区域内竞相逐鹿。今年上半年,几家大企业集团基地式的建设和跨区域的市场整合趋势凸显。尤以地方龙头企业海螺水泥和冀东水泥,以及大型中央建材企业中国建材集团和中材料集团为典型。

      中材料集团除了在湖南建新线外,还在宁夏收购了赛马实业;冀东水泥在河北、陕西都是几条新线同时开建;中国建材集团则继续将触角向华东延伸,收购了浙江光宇和山东泰山,还并购了尖峰集团在湖北大冶的公司。

      受到政策层面的引导,扩张主体为优势企业,即受到政策扶持的60家重点企业领跑整个行业产销。与大企业集团的欣欣向荣相比,一些落后产能和小规模产能的中小水泥企业则是另外一重景象。湖南、陕西、云南、浙江的一批中小水泥企业将在下半年相继销声匿迹,按照年初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的要求,各地签下了落后产能的淘汰责任书。地方上通过取消落后产能的资源综合利用退税及用电限制等措施来确保落后产能的退出。从保持行业供求基本平衡的角度来看,这有利于掌握大量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大型企业集团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扩大。

      刘作毅说,随着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水泥企业的“贫富”分化也将随之加剧。在国家重点扶持范围之内的企业已经获得了更快发展的机会,从土地、项目审批和信贷获取方面优先于其他,这种势头下半年还将延续。

   冀东水泥:借奥运机会为喷薄蓄能

      冀东水泥在2007年上半年快速推出了庞大的产能扩张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冀东水泥募集了30亿元资金,全部用来新建1679.85万吨的产能。达产后,冀东水泥的生产能力将扩张到3700万吨/年。今年以来,冀东水泥的净利润增速创2002年以来新高。在东北吉林,冀东的5条近500万吨年产量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已经投入运转,其三北战略继续推进。

      立足于华北地区的冀东水泥还赶上了奥运会的契机,在区域水泥市场上牢牢占据了头把交椅。尽管7月1日开始,水泥企业出口退税被取消,冀东水泥的业绩却没有因此下滑。冀东水泥副总经理徐高金表示,冀东水泥对水泥取消出口退税已经有所准备,去年以来冀东水泥的出口已经缩量,加之区域市场景气,企业不会遭受太大影响。

      国金证券水泥行业分析师杨昕认为,冀东水泥是京津唐经济圈内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延续2006年的行业回暖趋势,奥运工程、天津滨海开发、曹妃甸开发以及南堡油田开发等重大基建投资项目都会对冀东水泥的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凭借其规模、资源以及地域优势,冀东水泥将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冀东水泥的产能扩张速度将是国内水泥行业中最快的。由于公司所处的河北地区的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比仅为31%,所以其新增产能不用担心市场空间的承接能力。

   大企业集团将迎来新竞合时代

      当前的水泥企业已经在快速增长势头下涌动出一股做大做强的暗流。在新型干法比重稳步扩大和落后产能迅速退出的行业大背景下,各个区域的大企业集团有可能迎来深度竞争和合作并举的全新局面。

      受到水泥行业特有的运输半径局限,海螺无法把触角通过实业伸向华东、华中和华南以外的其他地区,但通过资本运作如上市公司参股控股等,逐渐进行全国性的产业渗透正被其运用。

      海螺集团正在多渠道地扩散其对产业的影响力。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7月16日,江西水泥突然发布公告称股票即日起停牌约一个月,原因是重大事项正在洽谈之中,具体方案有待进一步论证。业内人士由此猜测,这极有可能是此前盛传的海螺水泥牵手江西水泥有了实质性进展。迄今为止,海螺集团已经通过旗下的安徽海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多次进行股权渗透,占据了江西水泥十大流通股的多个席位。

      近期,海螺水泥和冀东水泥展开了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合作。今后,海螺集团还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和同行在余热发电方面的深度合作。

      据传,中国建材集团即将组建南方公司,把其势力范围进一步向华东、华中和华南扩展。其前期一系列动作均意在为此做铺垫,如去年收购徐州海螺,今年在浙江和山东的收购,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跨区域整合趋势。

     杨昕指出,历次水泥行业高增长持续期为2年,而此轮行业上升期与以往相比却有所差别。上半年以来,全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较快,但相对理性。国内水泥企业正处于整合进程中,区域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确定,行业也由分散到集中的趋势明显。这种整合会逐步提升优势水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行业渐渐步入良性循环,今后不排除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合作,比如相互交叉持股。对于资源性行业,一定程度上的垄断符合行业发展的规律,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水泥企业发展的趋势。应该说,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水泥企业在进入一个全新加速发展阶段的同时,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微妙。

   记者观察: 也谈水泥产能过剩

      单纯从总体存量来看中国水泥业,产能过剩是必然的。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产出并消费了约占世界二分之一的水泥。而结合区域产销结构因素分析,产能过剩是相对的。

      上半年,全国水泥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54.2%,呈现较大涨幅。1~5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拉动下,水泥产量4.88亿吨,同比增长16.1%,规模以上水泥企业销售收入达1354.09亿元,同比增长24.24%,而产品积压率则延续了去年和前年的下降趋势,1~5月产品积压率约为1..62%,同比下降1.45%,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首先,过剩的并不是新型干法。从整个水泥行业结构来看,相对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传统而分散的落后立窑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众多、分散和规模的参差不齐是多年来制约水泥行业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的话来讲,中国水泥年增长1亿吨,利润的增长却不及原材料价格的增幅。在房价飙升的近两年,水泥价格非但没有水涨船高,一些地方水泥价格还出现了下滑,与国际上5~7美元/吨的水泥利润相比,国内的水泥利润才5~7元人民币/吨。多年以来的产能不集中和落后产能割据一方导致了高增长、低成本、低价格和低利润的“三低一高”局面。而这种局面将伴随着新型干法比重增加带来的水泥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被逐渐改写。

      今年以来,浙江、陕西等省份纷纷加大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淘汰掉的产能为新型干法线的建设腾出了空间。落后产能的退出与新型干法比重扩大有利于改善行业内中小企业众多、布局分散的局面。1~5月,投资生产线规模在4000吨/日的产能在70%以上,新开工的项目几乎都是新型干法。

      其次,并不是整体过剩。上半年,中部地区水泥产量增速达23.28%,而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华东地区只有12.13%,大大低于全国16.10%的增速。相对于部分区域水泥生产出现的饱和状态,另一部分地区由于需求的强劲增长还呈现出了供给不足的局面。以冀东水泥为例,奥运工程、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等重大基建投资项目都对其产能提出了挑战。

      此外,当前产能扩张的主体是区域内的优势企业,且投资增长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例,由于中部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需求拉动效应明显,区域内落后产能的淘汰空间大,为产能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该说这种产能扩张符合整个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符合区域整合需要。

      数字水泥网执行总裁刘作毅表示,水泥作为资源性行业,在国外是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包括冀东在内的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是符合国家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的。

      还需要看到的是,整个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份额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余热发电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国新开工的水泥余热发电项目不下30个,加上许多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的,今年或将有50个余热发电项目竣工投产。

      2007年水泥行业产能的扩张伴随着生产结构的深刻调整和行业洗牌的加剧。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等为代表,大集团基地式建设和跨地区整合带来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高峰,同时也带来了水泥行业由华东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对于多年来深陷分散局面的水泥行业来讲,这意味着行业正走向良性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报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