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推动“两能融合” 加速水泥工业绿色转型

更新日期: 2022年10月18日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摘要:“两能融合”,指的是“节能”与“智能”的融合发展,节能是目的,智能是手段。智能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和能效提升,节能的深入和推广加速智能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水泥行业“两能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和加速实现行业发展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两能融合”,指的是“节能”与“智能”的融合发展,节能是目的,智能是手段。智能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和能效提升,节能的深入和推广加速智能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水泥行业“两能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和加速实现行业发展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两能融合”特点鲜明

一是相互支撑与促进。水泥行业的节能低碳绿色发展需要智能化作为深入发展的技术支撑;同样低碳绿色发展的高层次要求反向促进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多层次融合。水泥工业节能低碳绿色转型涉及水泥工业设计、装备、工艺、管理等各个方面,智能制造技术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深入融合。同样,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也需要在水泥工业各层次上发挥作用。

三是创新与提升。“两能融合”不仅仅是节能和智能技术的叠加,更是在两者融合基础上的创新和提升。创新和提升是相互促进,智能制造技术使传统节能技术和应用推陈出新,节能潜力的深度挖掘促使智能化领域新应用的创新和开拓。

统筹和规划

水泥行业实施推进“两能融合”需要全面统筹和规划。宏观层面需要建立水泥工业“两能融合”的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奠定发展基础条件;梳理“两能融合”专项技术目录和应用指南,在行业内广泛公布;开展企业(集团)级“两能融合”技术应用;产业链层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能源综合与循环利用,实施推进链上企业综合节能。

实施方法论

“两能融合”技术推动水泥企业节能减碳、绿色转型,体现了一种持续性、周期性的系统寻优理念,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成效”为一个周期,对水泥企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和运行进行系统性、持续性优化,从原辅料及能源、工艺技术、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员工等各个方面寻找节能减碳途径和方案。

采用持续不断的系统寻优理念,实施“两能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碳,其核心是运用一套基于模型的“建模、仿真、评估、优化”的方法体系。因此,围绕水泥企业节能降碳所开展的技术改造、生产管控、工艺优化、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在线监测等各项业务,都需要基于模型的分析与优化方法的支撑。对“两能融合”的实践应用是一项基础工程,是企业节能工作与智能化应用相互融合的前提。

技术实施路径

水泥企业“两能融合”技术实施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发展阶段、初步融合阶段和高度融合阶段。

基础发展阶段是“两能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碳、绿色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水泥工业设计、装备、工艺、管理等各个方面奠定基础;搭建不同层级网络基础设施、生产操控的自动化、基础信息化应用等。这一阶段的发展成果为“两能融合”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基本的软硬件环境。

初步融合阶段是“两能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碳、绿色发展的中级阶段。在实施“两能融合”的基础条件具备之后,随着智能技术在企业应用的逐步增多,针对水泥工业不同层次、不同管理单元的节能减碳潜力挖掘更加深入,水泥工业可以把能源管理信息化、生产工艺优化、过程管控节能、设备精细化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作为能源优化目标,逐渐强化智能化手段对节能减碳应用目标的覆盖和渗透。但此时“两能融合”的支撑面和覆盖面仍不完全,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度融合阶段,水泥工业“两能融合”逐步从单一环节向集成、综合的方向转变,从单元节能减碳向系统节能减排技术转变。经过基础发展阶段及初步融合阶段的建设工作,水泥工业实施“两能融合”推动水泥企业节能减碳、绿色转型的基础建设趋于完备,“两能融合”的工作重点已经进入协同与综合集成业务领域,面向全过程、产业链的节能减碳。节能与智能的深度融合、能源管控体系的综合集成、跨产业链的能源协同等技术领域成为该阶段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

上述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上一个阶段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不能孤立分割。三个阶段的逐步推进过程体现出“两能融合”的程度由浅到深,水泥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由低到高。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双高”项目的绿色转型需求,都迫切要求水泥工业在节能、低碳领域发生重大改变,实施“两能融合”促进节能技术创新和能效提升,推动水泥行业节能低碳发展水平提高和绿色转型加速,是水泥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