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央企试水引入职业经理人

更新日期: 2016年05月04日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字体: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后,中央又先后多次发文对“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给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2016年被称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落实年”,“在国企中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为试点内容之一。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此次改革强调的是形成职业经理人制度,不仅仅是引入几位高管。

  以下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杂志所选取的几家国企在用人制度上的探索与变革的案例,为如何打破用人障碍,在选人用人方面更加市场化,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提供一种思路。

  中国建材:收编民营企业家,

  成就“最佳CEO”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公司中国巨石(600176,股吧)股份公司算得上我国最早的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实验的成功样本。由民营企业家身份转变为国企操盘手的职业经理人张毓强则是实验的直接推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建材的前身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简称中新公司)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深深陷入经营困境。而当时中国最大的玻纤企业巨石集团,也急需筹集资金扩大仅有1万吨的产能。此时,巨石集团的当家人正是张毓强。为了筹集企业急需的运作资金,同时为了抵御国外资本趁经济危机的恶意收购,张毓强决定与中国建材联合上市,开辟资本化运营道路。

  1999年3月,巨石集团的控股方振石股份与中新公司及另外两家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化学(601117,股吧)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建),并成功上市。巨石集团成为中国化建的子公司,张毓强的身份也由振石股份的董事长转为中国化建的副总经理,就此完成了从民营企业家向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蜕变。

  此次地方性民企与央企得以联合成功,既有张毓强的主观努力,也得益于当时中新公司领导层敢于大胆改革。这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胆突破获得业界一致赞赏,中新公司对民营企业家张毓强的收编,后来被评论者看作是本次商业合作最大的亮点。

  靠上了国企大树,张毓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脚步。获得了足够资金后,他开始筹建国内最大的1.6万吨无碱池窑生产线,并于2000年底建成投产。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巨石集团进入了全球玻纤企业第一集团军的行列。国企的资源与政策优势,再加上张毓强那股敢打敢拼的冲劲使新公司的增长潜力得到了释放。

  接下来几年,巨石集团在张毓强的带领下飞速扩张。2008年,中国化建更名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玻纤),中国玻纤的产能规模达到100万吨,一举抢下由美国人占据了70多年的行业冠军宝座,盈利能力高居当时的亚洲第一。凭借如此骄人的业绩,2009年,时任中国玻纤总经理的张毓强被《福布斯》杂志中文版评为年度最佳CEO第一名。

  有了收编张毓强及其下属公司的成功经验,中国建材在2007年又与浙江、江西、湖南等省的民营水泥企业联合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简称南方水泥)。在组南方水泥时,中国建材陆续并购了数百家企业,其中80%的民营企业老板接受聘书,成为南方水泥的职业经理人。这一群有着丰富市场化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建材的发展,并促进了中国建材企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谈及民营企业家向职业经理人的转变,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曾表示:“民营企业家带着股份加入,可以实现所有者的真正到位,增加内部的天然监督,从根本上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落实。”

  在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中,中国建材将进一步加快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步伐,不断拓宽职业经理人的获取渠道。目前,在中国建材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中,除了像张毓强这样从混合所有制过程中收编而来的原企业所有者,还包括国有企业身份员工身份转化和从社会上直接招聘两种类型的人才。张毓强等民营企业老板融入中国建材既是对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成功的探索,也是国有企业收编民营企业家的典型样本。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