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雷前治:大企业整合需要层层突破 西南可做试验田

更新日期: 2014年07月08日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 雷前治

    世界两大水泥巨头拉法基和豪瑞合并一事在国际建材工业引起震惊,用八个字来形容: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之所以是“情理之外”,是因为在合并公布之前,双方没有走漏任何风声;之所以是“意料之中”,是因为这是世界水泥工业经过2000多年发展的必然规律,世界水泥工业格局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一致,面对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低价倾销的市场现状,必然需要企业联手。在拉法基、豪瑞双方都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只有以这种资产重组的方式进行整合,企业才能生存,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此次合并对他们各自的股东、高管层来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我国水泥行业从海螺收购白马山开始,中国建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收购便波澜壮阔地展开,使企业的规模结构得到迅速调整,生产集中度快速提高,但这种大鱼吃小鱼的重组已成为历史。而大企业之间的重组虽然开始酝酿,但像拉法基与豪瑞这样的重组时机尚未完全成熟,有待政府政策支持,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水泥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大企业整合必须要突破的N种阻力

    目前来看,我国水泥行业的大企业重组正处在起步阶段,还处在春秋战国时代。若要实现大企业合并重组,还存在一些阻力。

    首先,我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中国现在正处在工业化后期时代,工业化程度还未最终完成,基本建设的规模还在扩大,对水泥需求仍在持续增长,各个企业还想不断通过新建或扩张继续扩大规模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我们可以参照国际上曾有过的案例作对比。最典型的是日本水泥和小野田水泥合并,成立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1986年日本经济出现下滑,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水泥需求量开始下降,1995年,日本新首相宣布政府已无财力继续支持扩大建筑市场的规模,当时国内水泥企业前两位的日本水泥和小野田水泥就酝酿合并,并很快投入运转,合并后的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也一跃进入国际前三。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只有在供需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才适合进行大企业间的合并重组。

    其次,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还不充分,若要进行大企业间的重组,需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再次,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国家还未发布行之有效的财政政策或者金融政策。前一阶段,中国建材集团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为行业做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一家大企业去兼并小企业后,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装备技术落后需要技改等,这需要一笔可观的费用。但现在国家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政策去支持这些被收购的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至于他们很难开展技改工作。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国家要出台切实可行的金融政策或财政政策支持大企业进行重组,而且现今到了关键的时刻,如果政策不完备,或将很难巩固之前行业兼并重组的成果。

    此外,若要大企业间进行合并重组,必须在全行业范围内关上新建生产线大门,遏制新增产能。但目前我国新型干法窑本身结构并不合理。从2003年至2008年间建造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有很多在工艺完备性,技术先进性、设备可靠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在2008年之后的生产线,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与之前被兼并重组的企业相比,现在的新型干法线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目前新建生产线仍然不断存在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提升2008年之前所建新型干法窑的各项技术能力至关重要。

    许多人希望在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形下,要进一步发挥我国水泥产业的技术、装备、规模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合作,提高企业跨国经营水平,消化国内过剩产能、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水泥行业进入国际市场已有很长时间的探索,中国建材集团、中材集团、海螺水泥等都曾经走出国门。总的来说,我国水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比较早,但步履却很艰难。首先,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法律、行业标准不同,这些大企业集团很难在国际上复制他们在本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其次,我国缺少国际经营方面的复合人才。基于此,我国水泥行业走出去的步子要稳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

    大企业重组在西南区域推进势在必行

    目前,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找一个大企业间兼并重组的可行性区域,我认为在西南区域推进势在必行。

    西南地区的水泥发展情况比较特殊。从大环境来看,在建国后的前四十年,西南地区的发展比较滞后,基本设施建设欠账太多。近些年,随着国家新政向西部的逐渐倾斜,尤其是汶川地震重建的机会,一并增大了西南地区基础建设规模,固定资产投资飞速增长。因此,当地市场对水泥需求的拉动也愈发明显。以往,西南地区新型干法线的比重很低,由于发展过快,现今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

    再看西南地区的企业分布。在此区域内,华新集团是豪瑞在中国水泥业务发展的最大平台,此外还集中着中国建材西南水泥、拉法奇瑞安、台泥、华润、冀东、亚泥等企业,在云南就有7大集团共同竞争。他们虽然都是大企业集团,但各自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甚至还不及峨胜和昆钢。

    事实上,一方面产能出现严重过剩,一方面大集团扎堆却未充分发展,西南地区的水泥行业处在三岔路口。因此,大企业之间的重组势在必行。

    其实,他们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比如,中国建材集团和台泥曾有一些合作,他们想以资产置换形式,或者租赁经营形式进行合作,但最终还没形成大气候。

    在我看来,他们已经进行的各种探索仍处在资产重组的初级形式,值得全行业思索探讨,可以在西南地区进行尝试。

    一旦这种模式发展成熟,再考虑诸如拉豪合并这样的更深层次的模式。总之,在西南地区要等待合适的并购重组时机,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