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资讯详情

乔龙德谈建材联合会系统的二次改革调整

审时度势谋长远 面向市场再定位

更新日期: 2015年12月24日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建材行业面临“三期叠加”等严峻形势,调整发展方式,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经济的年代,流通的地位不言自明。联合会成立流通服务产业链就是要依据企业需求,通过技术、装备、新服务以及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多重服务产业链的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第三,“走出去”服务产业链。

  “走出去”服务产业链是行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

  联合会自身建立的“走出去”平台,将来会被分成几个部分来运行,一部分负责信息的收集,一部分对接海外政府,摸清国家、区域的需求,给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

  为了配合这三个服务产业链的发展,联合会在机构调整方面也做出了配合。联合会对现有人员进行调整,把一部分人分离出来发展独立产业链。联合会开始实行产业链负责人竞聘制度,从部门主任到每个员工述职都采取竞聘制度。在人员方面保证三个产业链的发展。

  记者:联合会系统今年以来开展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联合会的具体工作?

  乔龙德:如何进行企业化的管理?这需要很多内容支撑。

  一是从思想理念方面,这是企业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宣讲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向联合会工作人员灌输市场化和企业化的管理理念。

  二是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考核。联合会把工作计划与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建立自评与他评工作机制,促使工作成绩变得一目了然。

  三是创收指标精确到部门、个人。通过明确部门经营任务和指标,将收入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建立超额奖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实现市场化的考核奖励方式。

  此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员工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素质与归属感;在机制上,设置了待岗模式,对工作效率低、态度不积极、无人聘用的员工做待岗处置,人人都有待岗可能,以此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管理制度的企业化来说,实行财务制度企业化管理,对经营实行年初预算、平时核算等管理。

  记者:今年是联合会系统转折发展实现年。目前,联合会系统改革进展如何?

  乔龙德:现在联合会改革的形态和框架已基本建立,但仍有一些工作需要完善。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向纵深转折,我们提出了“六个实现”的目标。

  第一,实现面对脱钩后独立市场,引领与服务行业,壮大自身服务功能和经济实力所需要的职能机构和企业化运行的模式,实现职能转变和机构设置转型。

  第二,实现整个建材工业由制造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相结合模式转型,从联合会自身的转型中,必备的配套服务产业链和若干重大专项攻关与联盟组织的机构设立与正式运行,实现转型转折。

  第三,实现联合会本部和直属单位之间相关相近业务的归类平台的组建,形成即使管理关系变化,但共同服务行业的功能不散,构筑共赢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参股的股份制经济,并按市场规则进行经营管理,实现脱钩后服务功能向市场化转折。

  第四,实现联合会系统的三项制度改革创新,按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建立起企业化用人、用工、分配、财务报表、核算的制度体系,实现由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真正向企业化管理的转折。

  第五,实现联合会系统直属单位发展瓶颈的突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改革创新,突破主营业务路径窄、规模小的瓶颈,通过十大改革的突破奠定未来发展增长的业务板块和建立新的企业,实现新的增长的转折。

  第六,实现脱钩之后,联合会与国字头的专业协会之间合作联手的工作联合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即使管理体制变化后,共同服务行业的目标不变,共同争取政府出台政策和提升标准、争取重大科技专项的合作机制不变,实现协会脱钩之后管理体制向市场化工作联合体制转折。

  剑指未来改革实现跨越发展

  记者:您如何看待协会脱钩问题?您认为此项举措对未来协会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全国性行业协会脱钩的大背景下,此次联合会进行内部改革后,将如何适应脱钩后的发展?

  乔龙德:我认为脱钩对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联合会现在的整套改革方案都是围绕脱钩工作进行,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已经基本上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资金和实力方面得到提升,已经做好了脱钩的准备。

  虽然脱钩以后,联合会系统在组织、工作体制上将发生变化,联合会和其直属单位将不再是隶属关系,但其在工作上仍是联合的,并且共筑产业服务链条。联合会与专业协会工作联合方面有两个支撑点。

  第一个支撑点是联合会服务功能相对强,专业协会则更了解各自领域的需求,但却缺乏专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因此两者要联合发挥优势,做大做强。

  譬如说标准制定,专业协会提出诉求点,联合会则综合各方力量,组织进行标准制定,分工明确,携手推进标准的制定。

  第二个支撑点以股份制和资产为纽带,将联合会与专业协会联合起来。这一支撑点有利于将单薄的资源组合起来,不浪费资源,更好的发挥服务功能。

  在联合会与直属单位脱钩后的工作模式方面,也已经探索出两种方式。其一,联合体的方式,通过与直属单位共建的八大平台,形成利益共同体;其二,以整个行业为平台,根据行业需求,成立独立于联合会以及其直属单位的机构,整合资源,为行业提供服务。

  此外,脱钩后,联合会与地方协会的职能也进一步明确。要区别国字头协会与地方协会的工作侧重点,联手起来共同推动全国性的产业发展。

  记者:转型升级是当前全行业的重要任务和长期工作,联合会在进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目前有哪些具体的工作计划?

  乔龙德:我认为联合会近期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十大工程”的推进,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第一大工程是“两个二代”。“两个二代”原来指的是,发展第二代水泥、玻璃。现在这个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指的是第二代的目标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两个二代”的预定目标已经在今年年初实现了40%,预计到年底可达到约50%~60%。

  “十三五”开始,第二代技术创新的版本和模式要在重要的产业链里面推开。也就是说,整个建材行业不仅在技术方面有创新提升的任务,在产业结构方面也要有创新的任务,以期实现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的发展。可以说,“两个二代”的意义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水泥和玻璃行业,整个建材工业未来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第二大工程是发展新兴产业、绿色产业。这也是十大工程里面的重点工作。对此,联合会专门成立新材料分会,设立新兴产业部,同时,与三家央企在关键项目的攻关方面进行合作,以加快新型建材的发展。

  第三大工程是淘汰落后产品、产能。联合会已经向工信部、发改委汇报并取得了同意,争取在年内出台有关政策,通过质量、能耗、环保三个标准淘汰不达标的水泥、陶瓷、平板玻璃。

  第四大工程是在“十三五”期间,水泥、玻璃、陶瓷行业节能减排全部达标,大企业、骨干企业节能减排的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五大工程是发展《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此文件是由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联合会希望能在每个产业中都能有“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领域、新空间,来体现这一行动。

  第六大工程是抓政策和联盟建设。其中包括“两个二代”、新型建材、兼并重组、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节能Low—E玻璃使用、节能减排方面的六大政策。

  无论是水泥窑协同处置、节能Low—E玻璃的应用,还是“两个二代”、新型建材、兼并重组、节能减排,都需要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第七大工程是遏制经济效益下滑。现在行业内有两个突出矛盾:经济运行下压与经济效益下滑。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要制定统一的行动目标,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体系,要常年的抓下去。遏制产能方面,比如水泥,行业自律的规则要做起来,区域治理的办法要制定出来,形成制度和体系,解决两个下滑的问题。

  第八大工程是“走出去”。联合会的“走出去”是三位一体的,既有国际服务部,还有“走出去”办公室和“走出去”服务产业链,三位一体进行国际化的经营合作。

  第九大工程是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和节能Low—E玻璃两个联盟。联盟既要推广技术,又要争取政策扶持。

  第十大工程是建材行业“十三五”的规划。这个规划的中心内容正如中央五中全会提出,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统领纲领。必须要通过创新驱动从思想上、资源上、智慧上、组织行动上、资源配置方式上来挖掘新资源,而不是用原来的思维方式想问题,用老一套的方式解决问题。

  记者:“十三五”期间,联合会在建材行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又有着怎样的规划?将重点推进哪些方面的工作?

  乔龙德:“十三五”期间,建材行业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只有从思想上更新,才有可能在行动上创新。必须要创新驱动、创新提升。

  第二个重点就要放在结构调整上。刚才已经讲到的新型建材,这是“十三五”期间一个很重要的关卡。在“十三五”期间,一定要把新型建材发展起来。

  此外,要注重向国外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要做到全面发展。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做到齐头并进。

  第三个重点就是所有的建材产业都要和战略结合起来,到2030年实现超越引领世界建材产业的发展。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所有的产业都要行动起来。

  第四个重点是产品应用的市场开发。积极与住建部进行合作,进行建材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为行业发展寻求动力。

  第五个重点是瓶颈问题的解决和突破。往往是瓶颈问题解决一批,事业就能发展一批,只有解决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行业才能得到发展。

  总体来说,“十三五”期间要做到取得新发展、完成新任务、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目标,同时,从理念、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推进建材工业的转型升级,繁荣发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论是对机构职能的调整,还是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协会脱钩的工作铺垫,联合会的每一次改革、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长期的酝酿、论证,最终厚积薄发的成果。

  即便如此,外界献给改革者的,并非总是掌声,联合会在改革过程中也曾遇到过来自外界的种种质疑。然而,联合会很“幸运”,一次次严谨的论证、大胆的改革,使得联合会能快速发展,完善自身,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

  即便如此,从联合会的领导到每一位员工并不满足于此。

  对于联合会自身来说,身处日趋市场化的环境之中,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不断超越,力求寻找到更多的改革、调整方式,才能使自身不被市场所淘汰;对于行业来说,行业、企业发展与联合会发展相互依存和制约,作为建材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联合会有义务带领我国建材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