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环保
  • 暂无资料

水泥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百余年前的生产工艺我们仍在用

更新日期: 2009年10月12日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据中国水泥协会的相关调查,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水泥总产能为21亿吨,熟料产能13亿吨,实际运转的产能占总产能的72%;2008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4亿吨,熟料产量9.8亿吨,水泥总产量中落后(需淘汰的)水泥占38%,即5.3亿吨。

    那么,水泥行业中为什么落后产能占有如此大的比例?落后产能淘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有多大?如何避免出现局部地区新上项目过度密集导致的利润下降等现象?记者近日就此专访了丹麦史密斯(中国)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英国ICR《国际水泥评论》杂志亚太区高级编审、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先生。

    话题一:我国为什么有大量的立窑要淘汰?

    作为100多年前的主要水泥生产工艺,立窑在我国目前水泥生产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合适的比例应为10%左右。

    记者:水泥工业中什么样的产能是落后产能?为什么我国落后水泥产能占有比例如此之大?

    高长明:目前,立窑、湿法回转窑等均属于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尤其是立窑,作为100多年前的主要水泥生产工艺,在我国目前水泥生产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大,这在其他国家是绝无仅有的现象。立窑也是现阶段我国主要的淘汰对象。

    之所以立窑生产工艺在我国水泥产能中比重较大,与我国特殊国情有关。

    早在1910年前后,我国就在唐山、广州、黄石等地相继建立了200吨~300吨/日的小旋窑水泥生产线;上世纪5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大同、永登、昆明等若干由前东德、罗马尼亚和捷克等国进口的先进湿法窑水泥厂。虽然那时我国尚不能自己制造成套水泥生产设备,但是在购买国外水泥装备方面其技术起点比较高,紧跟国际先进水平。1953年,我国水泥产量为385万吨,当时已经处于落后淘汰水平的立窑水泥只占总量1.3%,1957年水泥总产量达686万吨,立窑水泥占2.7%,总体技术结构基本合理。

    但在大跃进时代,由于立窑工艺简陋、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这种原本行将消亡的工艺重新开始大行其道,把我国水泥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一下子拖后了四五十年。1960年,我国立窑水泥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上升到30%,1970年为41%,1980年为68%,1990年则达到了81%。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20多年艰辛努力,我国水泥行业终于走上了科学健康的振兴之路,在2000年基本解决了5000吨~10000吨/日PC窑成套水泥装备的国产化问题,此后,新型干法水泥窑在我国迅速兴起,以立窑为主的落后水泥产能开始被大批淘汰。

    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立窑工艺在我国已形成了不同的技术层次,主要有土立窑、普通立窑、机械立窑和改进后的机械立窑(先进立窑)。其中土立窑和普通立窑是现阶段要淘汰的主要对象,部分机械立窑和先进立窑在新型干法窑还未覆盖的地区有一定的市场,可作为边远地区水泥生产的一种补充,暂时保留。

    我认为,最终立窑产能占总水泥产能的比例可保留在10%左右,任其按照市场规律发展。如果在现阶段刻意去淘汰所有落后产能的话,需要更多的经济支出,不合算是不必要。

    话题二:淘汰之后为何又出现新的落后产能?

    在PC窑取代立窑的过程中,出现了“以劣替劣”的现象,以粗放型的PC窑产能圈占立窑淘汰形成的市场空间,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盲目发展出现“浙江现象”。

    记者:我国目前水泥落后产能淘汰情况如何?在淘汰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高长明:根据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规定,“十一五”期间应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PC窑发展较快,替代情况良好,至今年年底即可提前完成淘汰计划,届时,落后水泥的产量占我国水泥总产量的比例将低于30%。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也出现了其他问题,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由于盲目发展而产生的“浙江现象”。

    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和广东,过去都是立窑水泥生产大省,是落后产能淘汰的重点和难点,但这项工作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目前,除了河北仍有30%以上的立窑生产线之外,其他几个省份通过有效的经济补偿措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进展顺利。尤其是浙江,在2007年已实现全部淘汰。但“浙江现象”的出现,又给我国水泥产业的低水平PC窑的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

    区域范围水泥产业的大起大落对全国的水泥产业造成了极大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总体来说,“浙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追逐短期利益,缺乏办企业的素养;对新技术没有真正吃透;管理理念未能从根本上转变;对市场的预测和把握能力不足。

    相对于浙江,江苏省新建项目水平较高,落后产能淘汰稳步推进,目前尚有15%左右的立窑产能。

    话题三:如何避免再次出现“浙江现象”?

    近几年,我国平均每年淘汰落后产能5000万吨,新建项目的产能达1.5亿吨,每年净增加的产能约1亿吨,应适时控制项目建设速度和发展规模,并注重区域平衡发展。

    记者:水泥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否会再次出现“浙江现象”?

    高长明:“浙江现象”并不是必然现象。适时控制项目建设速度和发展规模,使其与落后产能淘汰和市场需求的步调相协调,反而可以促进水泥产业的发展,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的步伐。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总体产能相应提升,是正常的发展规律,加上设备国产化使得投资大大下降等因素,新建水泥项目几乎是遍地开花。近几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淘汰落后产能5000万吨,新建项目的产能达1.5亿吨,每年净增加的产能约1亿吨。此外,在PC窑没有覆盖到的部分地区,虽然一部分立窑已经被关停,但仍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或开或停,有时还会生产出假冒伪劣产品。

    但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贵州、甘肃、青海、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区,水泥产能相对还不足,可以继续鼓励建设,但东南和中部地区的市场供需已经饱和,尤其是河南、陕西、四川、重庆等地,如果不及时刹车,极有可能造成产能严重过剩。

    比如,重庆市水泥总产能已接近1亿吨;而河南省近年来水泥项目建设速度直追当年的浙江省,去年,中国水泥协会向河南省水泥协会发出警告,今年以来,河南稍放慢了新项目的建设,同时加速了小球磨(小水泥磨)的淘汰进程。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