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北方战略开拔 中国建材水泥版图收官

更新日期: 2009年03月03日 作者: 王洁 郑世凤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中国建材正在试图完成其水泥版图上的最后一个布点——整合北方水泥。

    2月28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副总裁、中联水泥董事长崔星太在上海召开的“2009中国水泥市场论坛”间歇对记者透露,中国建材即将在北京注册成立旗下的北方水泥公司。本报记者获悉,其北方公司将分别依托于内蒙古乌兰水泥和吉林辽源金刚水泥来推进,并以此覆盖内蒙古和吉林市场。

    据本报记者了解,此举是中国建材整合战略的再进一步。在此之前,中国建材已经成立了南方水泥,业务覆盖整个东南地区,包括上海、江西、浙江、安徽、湖南及福建等地。

    “从公司布点的角度而言,北方水泥应该是中国建材最后的一个点。”崔星太说。

    北方市场之争

    “北方水泥成立后,我们将成为其中的一名股东。”乌兰水泥集团副总经理牧原告诉记者。

    据了解,内蒙古电力集团曾持有乌兰水泥85.13%的股权,为了推进“北方战略”,去年年底,中国建材母公司中国建材集团与内蒙古电力集团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据此收购内蒙古电力持有的乌兰水泥全部股权。

    相关资料显示,乌兰水泥目前运营中的生产能力达500万吨,在建的三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每日产能分别为2500万吨、2500万吨和5000万吨。根据母公司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国建材拥有在日后提购这些项目的优先权。

    中国建材与另一家辽源金刚的合作也已“基本敲定”。公开资料显示,总部设在吉林省辽源市的金刚水泥是一家大型民营独资企业,下属17家子(分)公司,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长春、大连、辽源、白山、铁岭、延边等东北地区各大中型城市,总资产30多亿元,年产值21.9亿元,水泥产能1500万吨,熟料产能1000万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熟料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水泥生产企业之一。

    有消息称,中国建材集团已与金刚水泥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准备投资100亿元建设北方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此外,知情人士还向本报记者透露,中国建材有意牵手内蒙古蒙西水泥,但是蒙西尚未表露出任何意向。

    “整个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大大小小水泥企业加起来产能不过3000万吨。”牧原说。因而,北方市场虽不似江浙竞争激烈,却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中国建材的北方之路并非一马平川。

    早在2007年10月8日,中国建材集团就与唐山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欲联合组建总部设在唐山的北方水泥公司。彼时声称“将与唐山骨干企业一起,共同完成对华北、东北地区水泥企业的重组和整合,力争3年内将北方水泥公司打造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北方地区水泥行业旗舰企业”。

    这背后隐伏的是“得冀东者得北方”的市场逻辑。然而2008年年初,由于中材集团与唐山市政府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后者同意前者或其旗下的中材股份采用直接增资的方式对冀东水泥集团实控股。中材集团也高调承诺,将用三年时间,投入资金不少于130亿元(含增资投入的资金),使冀东水泥集团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吨、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将其打造成国内最大、世界前五名的水泥企业集团。此外,双方还将在水泥装备制造与工程业等领域展开合作。

    在与冀东水泥的合作失败后,已经组建南方水泥的中国建材开始掉头北上。业界曾传言,中国建材最初欲参与增资祁连山水泥,并借其整合西北市场,但此方案最终无果。

    “目前确定参与北方水泥的就是上述两家公司,由于中国建材集团收购乌兰水泥部分股权的手续还未完成,所以很可能先注册成立公司,再装入资产。”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然后再形成布局,规划市场具体目标。”

    版图收官

    随着北方水泥的开拔,中国建材自南而北的版图布局也趋于尾声。

    主攻淮海市场的中联水泥,在2006年3月中国建材于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时,就是其上市四大业务平台中重要的水泥制造业平台。四个月后便收购了拥有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徐州海螺水泥。

    2007年则是中建材并购风最猛烈的一年。其中中联水泥从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间,接连重组控股泰山水泥、德州大坝水泥、收购日照市港源水泥公司、重组控股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港口粉磨站、淅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洛阳中联黄河水泥有限公司和山东江元水泥有限公司、以及山东金鲁城有限公司。

    同是这一年,在南方,重组徐州海螺、增资大冶尖峰后,中国建材联合湖南省国资委、浙江省的水泥龙头企业尖峰集团、江西省的水泥龙头企业江西万年青水泥等共同设立“南方水泥”,覆盖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四省一市的一场企业大联合波澜壮阔。

    去年4月间,中国建材集团总裁宋志平就曾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在东南经济区已有南方水泥这一超大型企业,在淮海经济区也有中联水泥这一大型企业,接下来我们将在北方建立起1-2个中型的专业水泥公司。”其意指北方市场的野心当时就可见一斑。

    去年中国建材集团的销售收入达到了615亿,年增长84%,总资产达到726亿,增长率是37%。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多次强调联合重组的必要性,称公司“走了一条不是增量的扩大而是存量联合的道路,锁定一个区域,按照我们的战略,把企业联合起来。”但“即使水泥达到1.2亿吨的产能规模,在全国去年14亿吨水泥里面还不足10%。”他说。

    但对于中国建材急速扩张、接连并购后的整合效果究竟如何,价格协同到底有多大效应,却也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不少业内同行私下议论,中建材旋风般并购后“不仅导致自身资金链紧张,也不见得各地市场从此规范。”

    对此,选择加盟中国建材的乌兰水泥这样对本报记者表示:“协同效果尚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到位率不高。一方面受金融风暴影响,资本市场融资困难,另一方面原来的重组不能贷款进行,现在新出现的并购专项贷款将改变这一局面。”

    而据崔星太介绍,在不久前于浙江桐乡召开的中建材南方水泥内部交流会上,加盟企业热议的就是在完成建立资产纽带的第一步后,该如何走向营销、采购、决策等一系列的统一。“接下来,中国建材或许将放慢联合重组的步调,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后期的管理整合上来。”崔星太说。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