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 暂无资料

西北市场:主控下的成长性市场依然可期

更新日期: 2010年05月25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西北市场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逆势而起,旺盛的水泥需求拉动了这个地区水泥市场快速起步。这个地区依然是笔者最为看好的地区,主要是基于这个地区拥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两大优势:一是需求面,西北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投入区,水泥需求旺盛;二是企业面,中材集团在市场启动前先行进入,进行一系列的市场整合,市场主控力强。

    中材集团在前期通过收购新疆天山、宁夏赛马已在西北形成一定势力,而在去年终得控股祁连山,进一步加强了其对西北市场的掌控能力,形成了西北领军地位。但这幕联姻也并非容易,中间曲曲折折,有起有伏,还有一些小插曲。所幸的是,两位领军谭仲明、杨皓对市场有着共识 —— 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避免无序竞争,做大做强水泥主业。这是当今水泥产业的当务之急,抓住了这一主线,企业的发展就顺利。正是这种对西北市场的共识,促成两家最终走到一起,实现强强联合,形成对市场控制力,而不是各立山头,割据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两家联姻,对未来市场已有准备,市场高也好,低也好,最重要的是已形成了控制力,而不是对抗力,共同维护市场。

    西北的第二大收益者当属冀东水泥。“三北战略”沉寂多年,冀东为此付出了太大的“牺牲” —— “十五”期间,战略虽然领先,但市场未动,银行的“惜贷”,又让“产能过剩”下的企业有着诸多无奈,为了“战略”不得不“割”股“卖”线,目的是退一步进两步,这对当年曾是业内第一的冀东是一段难熬的历史。然而这一步“恶”棋给冀东上了一堂花钱也买不到的“MBA”,也使我们众多水泥企业获此“深知”:企业要发展,就要明白“资本”。看看现在,包括冀东水泥在内的多家企业进入了资本市场,融到了资金,获得了发展。因此说,冀东水泥若没有经历“走麦城”的艰辛,就没有2009年陕西4条线8个亿的收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能只看一时,冀东这两年的发展故事颇多,也很丰富多彩,关键是要如何唱下去并唱好。早在2007年笔者撰文《秦岭水泥为何每每走俏》指出:秦岭虽难以成气候,但屡抛绣球,招花引蝶。但冀东一直未出手,关键是那时冀东在陕西还不足以称雄,直到2008年底冀东第三条、第四条线投产,在市场上有了足够的霸气,同时冀东也不希望未来第二交椅与其一争高低,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了市场果断“拿”下秦岭,此时秦岭的“负担”问题对其已经不是重要问题,其关键考虑是要主控市场。

    海螺水泥,深谙市场之道,转战西北、西南市场,改变了原基地式的建设方式,在陕西的宝鸡千阳和咸阳礼泉建线,在与陕西临近的甘肃平凉、四川达州和广元也有布点,三省之间形成一个“大三角”区域市场,欲形成对二级市场的强势主控。海螺的强势进入,难怪区域内其他企业心生忌惮,但与其在华东、华南市场不同,其进入西北市场,是在市场启动中期,初来乍到,将要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相较以往进入新市场所遇到的都要强大,这盘棋如何下还要看。

    西北的旺盛市场中,“黑马”不断。尧柏水泥是一家民营企业,于2006年12月在英国成功上市,拓展了企业融资渠道,通过新建、并购共同推进,以秦岭为天然屏障,构建西安—渭南—商洛—安康—汉中的区域市场,布局思路非常清晰,一气呵成,极具大将风范,遵循在二级市场进行分布式布点,不但能够规避与强大竞争对手直面交锋,又能相互策应,确立在区域的规模优势。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